
《百年新诗百种解读》,本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鉴赏专著与教科书,改变以往过多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堆积的陋习,而专注于文本内在"纹理"的细致探颐。
- 中文名 百年新诗百种解读
- 定价 35.00 元
- 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 陈仲义
-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内容简介
《百年新诗百种解读》,本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鉴赏专著与教科书,改变以往过多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堆积的陋习,而专注于文本内在"纹理"的细致来自探颐。
作品目录
速丝究久号演层医保草 引言 如何进入现代诗如何读解现代诗
第一辑 (五四-析死巴实权精附厂烟-朦胧诗前)
1.白话中的白描:通质直拙朴之美
--读刘半农《一个小农360百科家的暮》
2.以丑抗丑,以恶攻恶--读闻一多《死水》
3.从定向思路中"突围"出来--读冯至《蛇》
4.纯诗:自然、唯美的升华--读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5.音乐性:音步、脚韵和对称性因素
--读朱湘《采莲曲》
6.神话原型,梦幻在迷离中--读何其芳《预言》
7.老而弥俏的对比艺术汉滑展示--读卞之琳《古镇的梦》
8.言简意丰,新诗难得的款死医王续银此要架"绝句
--读戴望能站务胶景给末策舒《萧红墓畔口占》
9.张力:对立冲突的外延--读穆旦《春》
10.直觉在瞬间体察,知性做永恒定格
--读郑敏《金黄的稻束》
11.隔代擦拭,珍珠的光彩--读陈敬容《珠和觅珠人》
故死强观剂成 12."大词",因忧患而增厚重--读艾青《我爱这土地》
13.攻怎极困供密人格,不可或缺的底座--读牛汉《半棵树》
14.独立、自由的心灵律令--读蔡其矫《波浪》
15.豪华落尽见真淳--读苏金伞《埋葬了的爱情》
16.一次际遇,就是一部心灵史
--读昌耀《在山谷:乡途》
17.撒一把谐谑的"芥末"--读纪弦洋形位音头坐《废读之检阅式》
18.错觉,思维中一种"偏锋"--读找究余光中《长城谣》
19.朝球状古意古调的现代"变奏"--读郑愁予《错误》
20.内外宇宙,玩转于股掌间--读洛夫《边界望乡》
21.剪裁、断裂与熔铸--读痖弦《上校》
22.颠倒,片未之错劳斯今议复以高超的"头手倒立"--读罗门《流浪人》
23.古今比较:互文中的当下改写--读席慕容《悲喜剧》
24.刁钻而诡谲--读夏宇《甜蜜的复仇》
第二辑 (朦胧诗年代)
1.情感的美学力量,不可低估
--读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反温村雨且又里顺斤 2.象喻:从意象到象征--读北岛《回声》
3.直接还原:"同声翻译"--读固伯超她式做很随北岛《黑色地图》
4.强力型主观投射--读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5.言志载道,并非过时皇历--读严力《还给我》
6.思想历险:反话正说--读严力《黑暗之歌》
7.本真童心,仍是一种很宝贵的艺术精神
--读顾城《生日》
8.异想:跨越现实的假定--读顾城《白夜》
9.异化,连同"存在性不安"--读舒婷《流水线》
10.推此慢拉摇移:电影化镜头
--读舒婷《在潮湿的小站上》
11.黏稠语调,浓郁油彩--读多多《我读着》
批乐协于径乡 12.万花筒、魔方和华尔兹--读杨炼《父亲的青花》
13.滋味蕴涵虚茶延科到河实离合--读江河《接触》
14.浑然中洇化、濡染--读林莽《感知成熟》
15.回旋曲:单纯的丰蕴,深刻的透明
--读梁小斌《雪白的墙》
16.空白:多义歧生--读车前子《三原色》
曾甚17.久违了,中国的"冰雪"精神
--读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
18.光的"静心"--读王小妮《月光白得很》
19.感觉的联盟与移挪--读杨然《晒坝上的笑》
20."远取譬"+"扭曲"空间关系
--读匡国泰《卯时:天亮》
21.聚集于指尖上的智力
--读汤养宗《一生中的一秒钟》
22.给现代诗做注脚--读陈超《风车》
23.与禅"艳遇",妙哉--读沈奇《胭脂》
24.唱和:碰撞胜于"克隆"--读海上、春池《酒殓》
第三辑 (第三代)
1.敢对名篇"动手术"?--读韩东《明月降临》
2.物象,何以"起死回生"--读于坚《塑料袋》
3."信仰"之旅--读西川《远方》
4.高蹈精神回归本源--读西川《饮水》
5.声音,完全可以充当意义的"领唱
--读杨黎《红灯亮了》
6.绵里藏针轻里贮重--读柏桦《在清朝》
7.时间的悼词--读李亚伟《时光的歌榭》
8.动词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读张子选《这一生》
9."酒神"浇铸勇气--读梁晓明《刀子》
10.采用"他者"语法,塑像诗人
--读俞心樵《元月26日:致小瑜》
11.臆想症,用意何在--读肖开愚《北站》
12.讽喻:无奈与失效--读余怒《守夜人》
13."比德"的香火,还能燃烧多久
--读周伦佑《与水晶对称》
14.数字化时代的回眸--读翟永明《在古代》
15.抵得上一个"金短篇"的容量
--读唐亚平《黑色睡裙》
16.诗有本质和秘密可言吗
--读林雪《一首诗有没有前世》
17.思辨在感性中游走--读欧阳江河《一夜肖邦》
18.从疑问句里,找寻神秘底片的"曝光"
--读张枣《预感》
19.孤悬宿命,循环链条一读陈东东《蟾蜍》
20.意识流:"本我"悸动的一把"引擎
--读郑单衣《北方日记》
21.正读:命运箴言;误读:语词"图谋
--读吕德安《冒犯》
22.虚怀坐忘,吐气如兰
--读大仙《丙寅年十月二十二日对弈遇雪》
23.说唱(Rap),一种宣叙调性
--读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
24.种族记忆中的个人"造型"--读海子《亚洲铜》
第四辑 (中间代)
1.守住传统的根基--读伊沙《最后的长安人》
2.现代"新自然主义"--读张联《傍晚》
3.生猛民谣,孕育"新诗经
--读古马《生羊皮之歌》
4.复归田园,怀抱明月--读哑石《进山》
5.守望:生态的烽火台--读华海《小海》
6.构思:找出最佳切入点--读东篱《后窗户》
7.中西比较:直接用情与间隔拟想
--读江一郎《老了》
……
第五辑 ("70后"/"80后")
第六辑 (后现代)
后记 一种钻牛角尖的满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