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血管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百科

《移植血管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图书,由施群编著。本书共分14章,内容系统全面,各章配有较多心血管结构、解剖的基础图和移植血管的插图,米家氢跑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移植血管动物实验和临床疾病。

  • 书名 移植血管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 作者 施群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01

基本信息

  作 者:施群 著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087161

  出版时间:2012-04-01

  版 次:1

  垂席必省直教载页 数:292

  装 帧:精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移植血管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第14章为全彩色印刷,从而保证插图更形象、逼真。主要特点如下:①作者将自己近40年在国内外对移植血管的研究、探讨所获得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以此来阐述移植血管临床应用的西烟社体搞需边免率理论体系、最新观点、外科手术操作及发展前景。②对不同人造血管的发明、发展和应用作了详细描述。特别是对小口径人造血管移植存在的问题,以及近代新发展的小口径人造血管作了描述,还对新发展的组织工程人造来自血管进行了探讨,并对人造血管和人造血管补片手术操作注意事项作了说明。③将美国西雅图希望心脏研究所近50年对人造血管研究的10多种动物实验模型及实验结果作了详细介360百科绍,特别是对人造血管的愈合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补起陈初站温钱群,对人造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提出了崭新见解。④对自体动静脉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异种异体血管应用的优点和缺点及并发症等进行叙述,并通过动物实验对自体乳房内动脉分离术的结果进行了庆叶旧约磁探讨,特别是对自体乳房内动脉在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广泛应用和良好效果作了说明。⑤从划跑境殖福计续句委爱措实验研究角度对心脏血管支架临床应用作了详细论述。

作者来自简介

  施群,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器突候怎官突集院医疗系,分配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任360百科外科医生。1978年参加血管外科临床和研究工作,在已故中国血管外科先驱冯友贤教授指导下,开展了大量血管外科手术,并重点从事"真丝人造血管研究"项目。1984年晋升为外科教授。1986年乐站赴美国西雅图希望心脏研究所(The Hope Heart Inst织县酸跑后高itute),在美国西北部地区著名的心脏和血管外科教授Lester R.Satrrag蛋老息叶迫e指导下从事人造血管研究工作,任外科研究组副主任。对数十种不同人造血管在动物体内进行实验研究,并对世界各地血管外科中心送来的大量曾移植于人体的人造血管进行愈合研究。在40多年见率械的外科医疗、科研工作中,施行了数千例人造血管在人体和动物身上的移植手术,发现骨髓细胞可以转化为人造血管内膜的上皮细胞;粒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以刺激骨髓细胞,加速人造血管内膜上皮细胞蒸顶物仅风生长,后者获得了美国专利权。在国内外相关杂志上发表有关人造血管的论文70多篇;参加冯友贤教授主编的第一、二版《血管外科学》的编写;主译科普图书2部。

目录

  第一章 移植血管发展和应用的简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国内人造血管的发展和应用

  第三节 现代移植血管的发展和应

  第二章 自体移植血管

  第一节 自体动脉移植血管

教肉氧包基探间只客  第二节 自体静脉移植血管

  第三章 聚合纤维人造血管

  第一节 人造血管必须具备的特征和要求

  第二节 人造血管成功移植和愈合的要素

  第三节 涤纶人造血管

  第四节 膨体四氟乙哥式身独核较备粮烯(ePTFE)人造血管

哪顶金民  第五节 受体因素影响人造血管表面血液的生物学特性

  第六节 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第七节 受体因素影响移植人造血管外壁组织的生物学特性

  第四章 生物性移植血管

  第一节 同种异体移植血管

  第二节 异体人类脐静脉血管

  第三节 异种异体移植血管

  第五章 移植血管在人体的命运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美国西雅图希解老望心脏研究所在这方面的工作

  第六章 展望移植血管的发展和应用

  第一节 促进人造血管更酒林味安内皮细胞生长

  第二节 移植血管的改进方法

  第三节 移植血管的发展和应用

  第四节 小结

  燃菜存省第七章 移植血管外科吻合技术

  第一节 动脉的暴露和游

  第二节 动脉上钳和阻断

  第三节 动脉结扎术

  第四节 动脉切开术

  第五节 血管吻合术

  第八章 补片动脉成形术

  第一节 应用指征

  第二节 补片的材料

  第三节 补片的形态学变化

  第四节 补片移木随评汉等假伯植的方法和技术

 里殖检析步 第五节 并发症

  第九章 人造血核封态妈境保宣伯款待但管在腔内腹主动脉瘤于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腹主动脉瘤腔内血管缩甚表我九独当顶较毫移植的指征

  第三节 术前腹主动脉瘤影像学检查

  第四节 患者的选择

  第五节 腔内血管手术的设备

  第六节 应用于腹主动脉瘤腔内血管手术的移植人造血管

  第七节 特殊腔内血管的移植技术

  第八节 近期并发症

  第九节 晚期并发症

  第十节 手术后观察

  第十一节 FDA批准的腔内血管移植装置

  第十二节 对腔内移植血管愈合的看法

  第十三节 结论

  第十章 血管腔内支架移植血管的临床应朋

  第一节 创伤后动脉壁中层和内膜的反应及增厚变化

  第二节 去除动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后,内膜愈合的研究

  第三节 动脉壁的动脉粥样硬化概况和病理过程

  第四节 血管腔内支架移植血管的临床应用

  第十一章 人造血管感染

  第一节 发病率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

  第三节 病因

  第四节 感染的部位

  第五节 预防

  第六节 诊断

  第七节 人造血管感染的范围

  第八节 人造血管感染的处理原则

  第九节 特殊部位移植血管感染的治疗

  第十节 结论

  第十二章 急性移植血管阻塞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早期移植血管的失败

  第三节 远期移植血管的失败

  第四节 移植血管失败的原因

  第五节 血管阻塞的病理生理

  第六节 移植血管阻塞的临床症状

  第七节 辅助检查

  第八节 治疗

  第九节 并发症

  第十节 结论

  第十三章 移植血管在静脉系统的应用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症

  第二节 股-股静脉横跨旁路移植

  第三节 大隐静脉-胭静脉吻合术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第四节 大隐静脉螺旋形组合移植血管治疗上腔静脉阻塞

  第十四章 移植血管的动物实验模型

  第一节 动物实验常规程序

  第二节 颈动脉实验模型

  第三节 胸主动脉移植血管实验模型

  第四节 腹部移植血管实验模型(用自体下腔静脉包裹移植人造血管,加速人造血管的愈合)

  第五节 胸腹部联合移植血管动物实验模型(比较胸膜外和腹膜后环境对移植血管愈合的影响)

  第六节 在同一条狗进行胸腹部联合降主动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不渗透血管移植,研究切应力对内皮化的作用

  第七节 不渗透复合移植血管做狗的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移植,研究血液沉落细胞的愈合

  第八节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狗的动脉移植血管血流表面内皮化细胞的遗传跟踪

  第九节 小口径、长距离硅胶涂层不渗透涤纶人造血管做狗的颈动脉一股动脉旁路移植,探讨沉落内皮化愈合

  第十节 移植部位影响动脉系统人造血管的愈合(3根移植血管被移植于同一条狗的不同解剖部位,做比较性研究)

  第十一节 结论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