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牂,读zāng。
- 中文名 牂
- 拼音 zāng
- 注音 ㄗㄤ
- 部首 爿
基本信息
牂
由素茶以赵我演直职硫 郑码:ZIUC,
U:7242,
GBK:A099,
五笔:NHDD,
笔画数:10,
笔顺编号:5213431112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何优 《唐韵》则郞切《集韵》《韵会》《正韵》兹郞切,$音臧。《说文》牡芋也。从羊爿声。《尔雅·释畜》牡羒牝牂。《诗·小雅》牂羊坟首。
又盛也。《诗·陈风》东门之杨,其叶来自牂牂。《传》牂牂然盛貌。
又干支名。《尔雅·释360百科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又云也。《前汉·天文志》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而行。
又牂牁,详上牁字注。
黄阻阿定持片端明车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亚宁士落八年》长牂守门。《注》长牂,卫大夫也。《宣三年》见叔牂。《注》叔牂,羊斟也。
又《左传·定十四年》楚灭顿,以顿子牂归。《释文》牂,子归反。公羊作牄。◎按归字疑误。 《集韵》或旧概内作将掆。〇按广韵云:䍧牝印保率价春宽欢还互羊,从牜旁牂。附见戕字注云:戕牁,亦书作牂。考诗尔雅,本俱作牂羊,从爿为正。广韵牂字见注中讲案再案受比求小,不另列出,亦非。且戕应从弋。今作戕。尤非。
字义解释
(1) 母羊。或特指白羊。《尔雅 释畜》:"仰牡羒,牝牂。"《广雅 释兽》:"吴羊牡一岁曰牡狣(反犬旁换为羊旁,读zhao四声,指未满一岁的小羊),三岁曰羝;其衣守慢万议树你府是府牝一岁曰牸狣(反犬旁换来自为羊旁),三岁曰燃望频练认责牂。"王念孙疏证:"是羊之白者为吴羊,其牝为牂;黑者为夏羊,其牝为羖。又或统称白羊为牂羊,黑羊为羖羊。"《诗 小雅 鱼藻之什 苕之华》有"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晋书 束皙传》:"大贾牂羊,取之清渤,放豕之歌,起于钜鹿。"清 冯景《范增论》:"此何异一牂羊入群虎之穴,其灭也易。"
(2)茁壮,茂盛。《诗 陈风 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毛传:"牂牂然盛貌。" 【牂牂】zāng zāng
草木茂盛的样子
(3)地名【牂牁】(zāng kē)的简称。《文选 左思<蜀都赋>》:"于前则跨蹑犍、牂,枕輢交趾。"古牂牁郡属益州,在今360百科贵州境内。 亦是古水名,在今中国贵州省。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