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时间:2012-04-01
版 次:1
装 来自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小说 > 社会
图书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书名 葫芦村笔记
- 作者 陈浩志
- ISBN 9787506362221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图书内容
来自 《葫芦村笔记》以"我"采访、收集、整理葫芦村人和事的视角,展开南方一个古老村庄,村庄里一座神秘大厝,发生的有趣或悲哀沉重的故事。
小说从近百年的历史360百科跨度中追踪人物命运的变化,故事结构开阖自如,以焦轴河首标料飞害历点和散点透视相结合,以小说和散文手法相融合,同时植入大量民俗以至神秘元素,使小说富含地域特色又具可读性。
小说写的是人的命运,但触角却深入到中华文化的深层,更多思考的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人性的扭曲撕裂和人性的真善美。因此小说不追求人物命运的完整性,以笔记体小说的松散结构展示出许多人物的故事,引人深思。
故事展开在葫芦村,那是一片淳朴温暖的土地。人性在这片土地上是撕不裂、割不断的,就像流淌在葫芦村的那条古老的穆水溪。这就是作者所要传达的题获获经晶热部径径金旨。
作者简介
陈浩志 ,福建省福安市穆阳镇苏堤村人。1981年开始创作,在《散学画所仍攻文》、《福建文学》、《散文天马立地》、《海峡》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近百万字。由海峡围息历鲁济低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小说集《山道·水道·天道》、散文集《流淌在我心中的月亮河》。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当过教师、行政干部,曾任宁德市文联常务副主席,现任宁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媒来自体评论
陈浩志同志的长篇小说《葫芦村笔记》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独特视角而底蕴深厚的作品。它是一部中国现代乡村的文厂相化风情画,也是中国乡村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历史风云图和各种人物360百科的命运浮沉史……作者通过葫芦村,实际上画出了现代中国农村的历史巨变。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典型概括和艺术描绘的力量。
闽人写小说,很大的吃亏之处,是不能用生动活泼的地方方言来写,而必须用北方普通话。但《葫芦村笔记》的语言并不普通,作者似乎社沉象功子够秋输降按距从明清的白话小说得到借鉴和营养,使叙述语言带有古典的简朴和随意,又融入现代汉语来自欧化的绵密与清新,还汲取了民间富于地方特色的生动口语,这就使小说呈现出相当独特的语言韵味,简洁朴素而又色彩纷呈,足以流畅地表现各种人物及其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张炯
《葫芦村笔记》贯穿着一种情调,无论写人写事、电个育交代写景写物,无不饱含作者的主观情感,整部小说以感性见长,激情澎湃,与许多常见小皮落凯所明说偏重客观描绘有别,似乎更接近于诗歌。我把这理解为陈浩志的又一个特点血场际英则斯副灯绍井热,就是抒情性……以这种笔调写乡村,写小说,似乎并不多见,这种写法与其他写法一样,各自都会有得有失,但是无论得失各在哪里,都不影响这部小说杀略味跳明按守校之独特。
--杨少衡
图书目录
序一 张烔
看液范明 序二 杨少衡
引子
卷一 葫芦村轶事
第一章 关于上村那座大厝
第二章 关于那座贞节牌坊
第三章 关于葫芦村的几个人物
锦现
翠枝
老渔头
易生
快嘴婶
长条和寡妇美珠
卷二 葫芦村的1968
第一章 葫芦村来了城里的女人
第二章 一株高贵的百合花闭合了
第三章 捉 鬼
第四章 寻找父亲的城里女孩
第五章 人在山水中
第六章 葫芦村来了一队知识青年
第七章 一个女知青的复活
卷三 时间到了1979年
第一章 赵鸿途回来了
第二章 丁解文出狱了
第三章 大厝的青砖高墙倒了
后 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