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索

百科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现象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是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突出反映,通常将二者合称为恩索。

  • 中文名 恩索
  • 外文名 ENSO
  • 相关术语 厄尔尼诺,拉尼娜
  • 学科分支 大气科学 天气学

描述

  恩索是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的合称,因为两者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是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突出反映。其既包含有高南方涛动指数和低南方涛动指数的特征,又包括赤道东太平洋的暖水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和冷水事件(拉尼娜事件);而且这种现象和突进走事件的发生又都有3~7年的准周期性,故又称恩索循环,即暖状态(包括试剂修测厄尔尼诺和低南方涛动指数特征)和冷状态(包括拉尼娜和高南方涛动指数特征)的循环出现。

发展过程

  1.先兆阶段,春初南美沿岸出现增暖前的时段。盛行于热带太平洋的偏东信风在北澳大利亚-印尼低压区辐合,上升并造成显著的云量和降水。在高来自空空气向东回流并在干冷的东南太平洋高压区下沉,此即为瓦克环流。厄尔尼诺发生的前兆之一是瓦克环流的高空支东移,即移到新几内亚与日界线之间的地区。同时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地面气压上升,日界线以西的信风减弱,日界线附近的表层水略有增暖,印度尼西亚的降水开始减少,但日界线附近降水增加。恩索事件的另一先兆是赤道辐合带南移。

  2.异常条件发展阶段。此阶段最明显特征是初期出现在秘鲁和厄瓜多尔的异常条件向西扩展。在11月钟唱施今苏面期超宣苦至次年1月之间,恩索达到成熟阶段,这时在热带太平洋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暖的表层海水和特别弱的信风,赤道辐合带的位置比正常偏南,买图何哈得莱环流加强。在日界线以西,西风在沃克环流的上升支跳板防沙移如歌校致组日辐合,这时它已经移向中太平洋地区。中太平洋地区的降水和整个对流层大气温度特别高。海洋中有大量热360百科量损失于大气中,并且赤道与10°N间的强海流把表层暖水从西太平洋带向东,这种情况下,西太平洋的温跃层厚度和海平面高度急剧减小,而沿美洲西海岸,海平面高度增加过殖应,并在两半球向极地方向传播。

  3.回复到正常条件。在南美沿岸,异常条件的振幅在恩索爆发后几个月开始减少。异常条件的衰减首先出现在热带东南太平洋,以后向西传播,直到恩索爆发后18个月,在整个热带历武助山层依太平洋建立。

  4.总结上述过程的三个特点:①在厄尔尼诺发生前期,西、怀中热带太平洋的东风减弱或转变为西风,同时在中太变零块平洋有弱的增温;②在秘鲁沿岸首先出现明显增温,随明红九蛋觉肥尼山后在东太平洋东风减弱;③秘鲁沿岸的增温向西传播,可达中太平洋。

气候影响

对全球

  恩索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恩索影响大气环流变化而导致的结果。最早开始受到影响的是热带大气环流富费迅条必们粉干山岁,其影响程度也最明显,相继与之相关的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也随之变化,气候也将产生相应的变化。

  1.对热带大气环流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沿赤道的东西向沃克环流,其上升支主要位于积云对流活动区的印度尼西亚上空。但当此粒士粮河棉厄尔尼诺发生时,其上升支东移到来自了日界线附近,降水区也从印度尼西亚东移到了那里。厄尔360百科尼诺期间,会导致哈德莱环流增强,北半球地面有明显的北风距平,而南半球有南绝当再风距平。同时,厄尔尼诺发生时对应赤道辐合带向赤道推进,并进而影响西太太弱话剧旧平洋台风活动,并使西太平还浓已却场练则磁六洋副高偏南,强度偏弱。

  2.对中、高银叫穿银指快钟纬度大气环流的影响。厄尔尼诺发生后很容易激发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低层的纬向风发生明显变化,高纬度西风减弱,副热带西风增强。

义三的动差对中国

  1.厄尔尼诺年,东亚夏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拉尼娜年大致相反跳压故握

  2.厄尔尼诺年,中国常宁管互未日加观影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教保决菜探奏假显树关 3.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中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而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