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心理学

百科

《偏见心理学》是2010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靖。

  • 中文名称 偏见心理学
  • 编著 许靖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5月1日
  • 字数 230000

编辑推荐

  揭开来自偏见的迷雾,探寻偏见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偏见心理学》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行为参考。与偏见话题相关的种种现象,也可在本书找到相应的理论解释和研究思路。全书共分5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学视角下的偏见、偏见心理学理论、偏见心理学研究方法、应对偏见季留场至排季想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360百科了偏见的概念、现象、理论和研究方法,最后讨论了应对偏见的一些措施。第一、第二章分别介绍了偏见的概念,以地天及我们身边的种种偏见现象由毛方志为。透过这两章,读者朋友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体验到我们所生存的偏见世界,这也是我们合理认识偏见的第一步。第三、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偏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借此可以了解心理学家是如何认识和研究偏见的。第五章讨论了应对偏见的一些圆城杀所支独安算垂分措施,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视角下的偏见

  一来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偏见

  二、为偏见正名

  三、研究偏见的重要性

  (一)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方法上的进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盾雷刑的偏见

  一、偏见的类型

  (一)热偏见和鲁继香冷偏见

  (二)个人偏见和社会偏见

  (三)认知偏见和道德偏见

  (四)内隐偏见和外显偏见

  二、形形色色的偏见

  (一)民族与种族偏见

  (二)宗教偏见

  (三)文化偏见

  (四)性别偏见

  (五)地域偏见

  (六)行业偏360百科

  (七)能力偏见

  (八)外貌偏见

  (九)年龄偏见

  三、组织管理中的偏见

  四、内隐偏见

  第三章 偏见心理学理论

  一、对偏见的社会学层面的理露紧

  (一)影响偏见形成的社会学因素

  1.个体的成长环境

  2.宗教

  3.知识水平

 散谁 4.社会地位

  5.社会规范

  6.媒介舆论

  (二)偏见相关的社会学理论

  1.现实冲突理论

  2.群体间焦虑理

  二、偏见的心理学群黑小基调身阶补难解行理论

  (一)影响偏见的心理学因素

  1.自尊

  2.人格

  3.移情

  4.价值观与信仰

  5.谁事兵政层不政治倾向

  6.归因

  7.认知风格

  (二)偏胜斤财讨仍见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1.社会身份理论

  2.右翼权威主义理论

  3.归因理论

  4.社会支配理论

  5答劳制等指着.相对剥夺理论

  6.社会学习理论

  7.社会认知理论

  第四章 偏见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偏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研究中的道德问

  (二)相关关创者吸鲁声老照意振里系和因果关系的区分

  二、偏见研究方法父子民尼长酒载底针所概述

  (一)偏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二)研究设计

  (三)信度和效度

  三、偏见量表的编制

  (一)传统偏见量表的编制和评分远书触散技术

  1.顺序量表法

  2.等距量表法

  3.总加量表法

  4.累积量表法

  5.Q分类法

  (二)偏见量表编制方法的进步

  1.因素分析法

  2.语义区分技术

  3.面分析法

  四、迫氧并富溶握存职后交句偏见的测量

  (一)问卷法

  (二)量表法

  (溶定互赶三果艺校充三)反应时法

  1.内隐联想测验及其发展

  2.启动法

  (四)投射法

  1.罗夏墨迹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3.作业投射法

  (五)归因法

  1.情感归因偏误程序

  2.刻板解释偏差

  (六)其他方法

图图书若木厚端研  1.行为观察法

  2.生理指标法

  第五章 应对偏见

  一、偏见的功能

  二、偏见对生活的影响

  (一)正性偏见和负性偏见的影响

  (二)偏见对认知的影响

  三、偏见态度与行为

  (一)偏见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二)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三)预测偏见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四、改变偏见的态度

  (一)改变偏见态度的相关理

  1.社会学习理论

  2.认知理论

  (二)改变偏见态度的方法

  1.说服模型

  2.观点采择

  3.群体接触

  4.重新分类

  5.自我检控

  6.社会化

  7.改变偏见态度的其他方法

  五团固杨述采营春、应对偏见的建议

  (一)积极改变自己

  1.封我冲杀略正确认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2.增加群体间的接触

  3.增加对外群体的了解和认识

  (二)学会影响他人

  1.帮助他人意识到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

  2.鼓励入控啊织评群体间的接触

  3.使他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