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 CAD Mechanical 2来自004 DX 中文教程》是2004-360百科8-16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父判版的图书,作者是窦忠强等
- 中文名 Auto CAD Mechanical 2004 DX 中文教程
- 定价 33元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窦忠强
- 出版时间 2004-8-16
图书信息
派牛 书名:Auto CAD Mechanical 2004 DX 中文教程

定价l:33元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详尽既远者直掉镇剧任立笑施介绍了用于二维机械设计和机械么内诉措站条制图的软件AutoCAD Mechanical 2004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源县术。前12章介绍了AutoCAD Mechanical 2004的基本功能,后17章介绍了功能强大的各种标准零件和标准结构图形的使用以及丰富的设计计算功能。本书突出了软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介绍命令的同时,精心选配了接近实际的例题。
本书可作为AutoCAD Mechanical2004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普通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工程类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的教材。
目录
完输益曲非诉老 第1章AutoCAD Mechanical 2004简介1
1.1设计功能简介1
1.2【工具栏】命令6
1.3Mechan耐河ical 浏览器7
第2章设置来自和模板8
2.1【选项】命令8
2.2使用模板23
第3章图层和图层组28
3.1【图层操作】命令29
3.2【零件参照开/关】命令33
3.3【移至另一图层组】命令33
3.4【移至另一图层】命令35
3.5【移至零件图层】命令36
3.6【移至工作图层】命令37
3.7【视口图层开/关】命令37
3.8【构造360百科线开/关】命令37
3.9【隐藏线开/关】命令37
3.10【零件图层开/关】命令38
3.11【标题栏开/关】命令38
3.12【可见性增林优延孔设充同强】命令39
3.13【复制图层组】命令39
第4章增强捕捉42
4.1【增强捕捉设置】命令42
4.2捕捉【圆弧半径线】43
4.3捕捉【圆弧切线】43
4.4捕捉【对称点】44
4.5捕捉【矩形中心点】积映世洋群李据44
4.6捕捉【两点间的中点】45
4.7捕捉【相对点】46
4.8【图元过滤器】47
第5章机械制图工具51
5.1【对称线】命令51
5.2【打断线】命令52
5.3【剖面线】命令53
5.4【锯齿线】命令5运距素激7
5.5【矩形】命令57
5.6【修订云计气括财欢议财落酒办创线】命令58
5.7【中心线】命令59
5.8【预定义图案填充】命令66
5.9【构造线】命令66
5.10 【删除构造线】命令68
5.11 【删除所有构造线】命令68
5.12 【射线/反杆无亲境呀青利语束直线转换】命令68
5.13 【构造线锁定/解锁】命令68
5列愿乎孩过力路.14 【投影开/关】命令69
5.15 【自动创建构造线】命令69
5.16 【追踪轮廓】命令71
5.17 【使轮廓线可见】命令72
5.18 【外轮廓】命令72
5.19 【内轮廓】革个左教程浓协命令73
5.深常要轻20 【轮廓追踪】命令7似说度住3
第6章编辑工具和机械结构75
6.1【把胡果误东偏移】命令75
6.2【在某点处打断】命令76
6.3【XY比例缩放】命令77
6.4【合并图元】命令79
6.5【圆角】命令80
6.6【倒角】命令83
6.苏侵茶世侵红核尽谁龙7【局部视图】命令84
6.8【二维消隐】命令87
6.9【编辑隐藏边】命令89
6.10【创盐呢伯乡建零部件】命令90
6.11【创建关联隐藏】命令91
6.12【编辑关联隐藏】命令95
6.13没么敌行流菜三策着谈【新建结构】命令96
府办延大差育粉6.14【创建零部件视图】命令96
6.15【创建文件夹】命令97
6.16【插入零部件】命令98
6.17【插入零部件视图】命令99
6.18【插入文件步东来全粮华夹】命令100
6.19【编辑内容】命令101
6.20【复制定义】命令103
6.21【替换定义】命令105
第7章尺寸标注工具107
7.1【增强尺寸标注】命令107
7.2【自动尺寸标注】 命令112
7.3【线性或对称延伸】命令115
7.4【打断尺寸】命令116
7.5整煤政军春困背【排列尺寸】命令117
7.6【对齐尺寸】命令118
7.7【合并尺寸】命令118
7.8【插入尺寸】命令119
7.9【多重编辑】命令119
7.10【配合列表】命令 121
7.11【孔特性图表】命令122
第8章增强命令124
8.1【增强编辑】命令124
8.2【增强删除】命令 127
8.3【增强复制】命令 129
8.4【增强调用】命令129
8.5【增强视图】命令130
8.6【增强操纵器】命令132
第9章块和库135
9.1【局部详图】命令 135
9.2【在位编辑外部参照和块】命令138
9.3【库】命令 140
第10章符号144
10.1【表面粗糙度符号】命令144
10.2【基准标识符号】命令 146
10.3【形位公差符号】命令 146
10.4【形状识别符号】命令148
10.5【基准目标符号】命令148
10.6【焊接符号】命令151
10.7【简单焊接】命令152
10.8【指引线注释】命令153
10.9【附加指引线】命令154
第11章工程图边框和明细表156
11.1【工程图标题栏/边框】命令156
11.2【零件参照】命令164
11.3【零件参照编辑】命令166
11.4【引出序号】命令167
11.5【明细表数据库】命令170
11.6【明细表】命令173
11.7【编辑明细表/引出序号】命令 173
11.8【增加更改栏】命令 177
11.9【更改栏开/关】命令 178
11.10【更新更改栏】命令178
第12章 模型空间和布局179
12.1【自动创建视口】命令179
12.2【视口/缩放区域】命令 179
12.3【缩放监控器】命令 185
12.4【缩放所有视口】命令186
第13章工具集187
13.1【工具集】的内容187
13.2【工具集】的命令187
13.3为【工具集】设置【选项】188
第14章孔191
第15章紧固件198
第16章钻孔套筒204
第17章螺纹联接207
第18章轴生成器219
第19章轴用零件244
第20章型材256
第21章弹簧260
第22章链条/皮带275
第23章凸轮287
第24章惯性矩及挠度计算299
第25章轴计算305
第26章轴承计算318
第27章螺栓计算323
第28章有限元分析337
第29章零件库和改变表示方法345
附录工具栏348
参考文献359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