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保

百科

董新保,男市告少娘诗,1930年生,江苏省金振县人。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克拉霍学院终身成员,美国西南大学客座教授,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顾问教授,沈阳大学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上海东方管理学来自院客座教授。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院常务理事,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北京市劳动学会副会长,(香港)教局未经济学会会员,(英国)中国经济学会360百科会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中文名称 董新保
  • 出生日期 1930年
  • 代表作品 《高科技与香港经济》等
  • 讲授课程 政治经济学,工业经济等
  • 籍贯 江苏省金振县人

简历

 翻久爱格始定烈素 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留校任教,后转而从事经济与管理学来自科教学与研究工作,负责筹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系与经济管理学院。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系和经济系系主任十一年,曾任教育部直属工科院校管理专业协作组组长七年。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港澳台经济,先360百科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相波非附参尔省部级研究课题十余项,在报席困延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写作与主编书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工业生产率》、《沪京港专家纵论上海发展》、《高科技与香港经济》。

履 历

讲授课程

  1.政治讲轮袁温已衡经济学

  2.工业解光经济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4.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5.中国当代经济专题

研究课题

  1. 中国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国家经委课题)

  2. 宏观经济活动监测指标体系(国家经委课题)

  3. 企业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清华大齐照旧等伟让六学课题)

  4. 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浙江土映势报听核省科委立项课题)

  蛋算5. 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研究课题)

  6. 中国工业生产率增月丝乡口毫担冷古各长因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

  7. 沪港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研究)

  8. 产业结构的地区协调与效果检验(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9.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复妈装推叶合基金项目,与英国剑桥大学客龙封粉滑如代想管理学院合作研究课题)

  10.行业组织与行业管理(中国轻工总会、需初油中国工经协会课题)

  11.高轴盐号来任受似黑探周增科技行业与香港经济发展(与香港班沙有关单位合作研究)

学术访问

  1982年 参加国家教往万委管理教育代表团访问加拿大十多所大学。

  1984年 访问加拿大针晶口音座司创各因钢说西安大略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哥仑比亚大学。

  1986年 参加在香港召开的"华人社会中经济发展经验国际研讨会" ,发表 论文"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

  1988年 在"中国经济改革新阶段国际研讨会"(来交州展士转济答危对香港)上发表论文"深化改革,搞活企业" 。

  1988、1990、1992年 三次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与合作研究,并访问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1994年5-7月, 在香港理工大学讲学。

  1994年8-9月, 赴美国洛杉矶、达拉斯、纽约参加"世界管理大会"以及美国 管理协会第十二次年会、美国管理科学院1994年年会。

  1995年10月-1996年2月 应邀在英国剑桥大学管理学院做访问教授,并取 得距婷除沉克访问院士资格。

  1996年7月 赴法国巴黎出席"世界管理大会"第三次国际研讨会,并顺访荷兰、比利时、德国、卢森堡等西欧国家。

  1997年9月-10月 赴香港进行学术研究及访问

  1998年5月 应台湾逸仙文教基金会邀请,以"大陆学人"身份赴台湾作为期两周的学术访问。

  1998年9月 应邀赴日本札幌大学、北海道大学访问讲学。

  1998年12月 赴澳门出席"科学技术与澳门发展研讨会" 。

  1993年3月 赴新加坡、香港进行学术访问。

  2000年7月 应邀赴澳门访问。

  2000年10月 赴香港参加两岸三地学术会议。

社会学术职务

  1. 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2.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顾问

  3. 中国乡镇企业管理协会理事

  4. 北京市劳动学会副会长

  5. 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

  6.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7. 中国管理科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8. (香港)经济学会会员

  9. (英国)中国经济学会会员

已发表的论文

  1."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在1986年香港"华人社会中经济发展经验国际研讨会"上发表。

  2."继续进行股份制经济的试验" 《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 第2期

  3."香港经贸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 香港《镜报月刊》1987年7月号

  4."深化改革,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 《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 第3期

  5."企业微观经济体制模式改革的思考" 《管理工程学报》1988年 第1-2期

  6.专著"中国工业交通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本人为主要研究人员及撰稿人

  7."略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高校社会科学》1990年 第1期

  8."坚持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人民日报》1990年12月24日

  9."转变政府职能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 《企业改革通讯》1992年 第5期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年 第2期

  11."理顺产权关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1993年12月在"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上发表

  12.专著"经济基础知识"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用书,本人是主要撰搞人,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出版。

  13.专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课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14.研究报告"香港企业经营环境对上海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启示"1994年6月在香港向香港、上海研究同仁报告

  15."从宏观经济论中国税务政策改革之理论思考" 香港《会计》杂志1994年第3-4期合刊

  16."Review and Prospec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994年8月在美国达拉斯"世界管理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宣读论文

  17.专著"沪京港专家纵论上海发展" ,我是主编及主要作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18.专著"论工业生产率" ,我是主编及主要作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

  19."行业协会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 《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20."中国经济发展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广东财政》1996年 第6期

  21."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New System Creation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1996年7月在巴黎"世界管理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宣读论文

  22."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市场经济" ,1997年7月在"世界管理大会"上海会议上宣读论文,《世界经济文汇》1998年特刊

  23."高科技是香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 第4期

  24."回归给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上)

  25."内地和香港合作发展高新技术的广阔前景" ,1998年4月在中国工程院与香港工程科学院联合召开的"高技术产业化研讨会"上宣读论文

  26."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1998年7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世界管理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论文

  27."不断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第8卷"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专刊"

  28."高科技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科学技术与澳门发展研讨会"(澳门)上发表论文,1998年12月2-4日

  29."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展望" ,日本扎幌大学《产研论集》上发表,1998年10月

  30."后工业社会:不可小视制造业" ,《中国经济导报》1999年5月10日3版

  31."科技园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必要途径" ,沈阳"海峡两岸科技园发展研讨会"上发表论文,1999年6月15日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