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杨楼子湾榨坊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黄当沿理正稳路品促陂区盘龙城叶店正街,属于私立博物馆。
2012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近2000平米,分为展示区、休息区、生产区等几部分。
- 中文名称 武汉杨楼子湾榨坊博物馆
- 类别 私立博物馆
- 地点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叶店正街
- 开放时间 每天9时至17时
- 门票价格 免费
建设背景
博物馆由黄陂区农民杨德元私人投资建设。
杨德元介绍,据他家藏来自的祖谱记载,其祖辈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奉诏迁到黄陂县南乡温家岗杨家大湾。在360百科明嘉靖年间(约1558国面史德什年),杨家开始从事榨油行业,开设了杨楼子榨坊,榨油技艺更是世代相传,期身地为传承至他已是第十三代。该榨坊生产的食用油,一度是皇宫贡品。如今,以杨氏榨坊为代表的黄陂榨油技艺马已被列入武汉市第一批及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杨德元也自办了机械化的榨坊,以此方式线派频具滑继承祖业。"杨楼子湾榨坊博物馆"面积达千余平方米,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两座仿但热想许世写众船据环娘明清风格建造的老榨屋已初具雏形。走进屋内,岁月的芳香飘然而至,与榨油有关的大批工具和容器,如碾槽、石磨、风斗、油缸以及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木榨都已陈列于此,粗大发黑的木架见证着这一行当的沧桑。
杨德元表示,他自小跟随父亲在榨坊从事榨油生意。他不愿祖辈流传下来的榨油工艺在自己身上消亡,就建了这个春业血答老榨坊博物馆以传承农耕文化。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数千人次。家相想厂刘杂事己浓杨德元指着地上的一口大石磨说,他自小跟随父亲在榨坊从事榨油生意,像这样的老古董家里还有许多,但都已荒废了。自从入选武汉市首批非遗名录后,他就琢磨着怎么利用这些"闲置品"办一个榨坊博物馆,免费供人参观,杨德元说:"大量的生产工具和器物,完整地展现了祖先传统榨油的工艺特色和生产流程,是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发展历史
博物馆于2009年6月份开工。
2012年1月香斗很题,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建表免手线束设,黄陂杨楼子老榨坊博物馆已竣工。
馆藏文物
馆内收藏有明清油榨、石碾、油缸、石雕等文物百失红之品接奏助铁余件。展示区内陈来自列有明清古榨各一套,其中明代古榨因年代久远,360百科不能榨油了,仅用于静态展示;而清代古榨还能使用,专门用来向市民现场演示混地手工榨油的生产流程,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榨油工讨山操画散艺的特色与魅力。展示区内,还展出了与榨油有关的大批工具和容器,如碾槽、石磨、风斗、油缸等物品。
作用价值
榨油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在黄陂古代榨油工艺的起源地兴建博物馆,保护并开发利用榨坊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口施湖架杂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