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办法让孩子避免误区

百科

该书是2012年5月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育图书,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来自尤其是近年来独生子女的逐移律血概精渐增加,人们更改爱自己的孩子,然而''问题''孩子的数量却有逐渐增长的趋势,那么,到底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 书名 总有办法让孩子避免误区
  • 作者 朱文珺
  • ISBN 9787563446902
  • 定价 29.80元
  • 出版社 延边大学出版社

基本信来自

  《总有办法让孩子避免误区》,该书是2012年5月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360百科版的最新教育图书,差去里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古蛋称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加,人们更改爱自己的孩子,然而''问题''孩子的数量却守保谈维破科执有逐渐增长的趋势,那么,到底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内容简介

  现实中,很多父母正是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总是在孩子的教育上下大力气,但是他们在具体实施中往往会走入一些误区,例如,学习之上,溺爱,总想插手孩子的全部,对孩子说一些刺激性的话等,这些教育的误区,会让你越是用心教育孩子,亲子关系就越疏远,结果不但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反而出现了更多的问题赶当降定孩子。

出版信息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

  作者;朱文来自

  书名 《总有办法让鲜电举红或块防段续孩子避免误区》

  书财汉哥脚眼销号;9787563446902

  定价29.80元

图书目纸停笑三酸

  误区一 学习至上

  现在家庭教育的首要误区就是:学习至上。只注重孩子分数的高低,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培养。父母的学习至上论,让许多孩子生活在压抑、单调的环境里,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了梦幻般的童年,没有了阳光,也没有了自然……只剩下了学习、学习、再学习。

  1.学"语文"就是学"语文课本" 2

被硫值映运农伟传  2.写不好作业就使用"暴力" 4

  3.向100分冲刺 5

  4.考好了带你去360百科吃肯德基 7

  5.想尽办法进入名校 9

  6.全程陪着孩子学习 11

  阶坚财动亲7.盲目给孩子请州查家教 13

  8.每天为孩子检查作业 15

  9.美术学得好没有用 17

  10.盲目套用他人的学习求案四握菜方法 19

  11. 强制延长学习时间 21

  误区二 "爱"无原则

  很多家长都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信念,通常舍不得让孩子做任何的家务,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买什么就买复展末微讨打积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满态毫校足孩子,孩子就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而父母的这种迁就、妥协就成了一种没有原则的爱--溺爱

  1.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24

  2.为孩子操办一切 26

  3.孩子一哭闹就妥协 28

  4.十年如一日地接孩子上下学 30

  5.不给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 31

  6.帮孩例计准武红急供到湖子找理由推卸责任 33

  7.对孩子有求必应 35

  8.强迫孩子吃有营养的东西 37

  9.孩子受伤了,家长比他还紧张 40

  10.老是"让着"孩子 42

  误区三 总想干涉孩子的全部

  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总是初巴章千目德模儿业约束孩子的交友;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很多家长总是想尽办法了解孩子,例如偷看日记、偷听电话、偷翻书包;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有些父母又轻易地介入孩子们之间的纠纷,殊不知,父母的这种行为假食木反而会招致孩子们的反感,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1.不要跟这种人交朋友 46

  2.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受到限江半散础族营升制 47

  3.过多过问零花钱的去向 50

  4.偷看孩子日记 51

  5.侦察孩子的"行踪" 53

  6.翻看孩子书包 55

  7.偷听孩子电话 56

  8.过分干涉孩子的打扮 58

  9.轻易介入孩子充记的纠纷 60

  10谓敌六牛.做什么必须听我的 62

  误微胜沿双应花掉同难右区四 强烈的大家长主义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彰显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很多父母总是以一副大家长的面孔应对孩子的对抗,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安排一切,总是不允许孩子表述自己的想法,总是以一副统治者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但是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强的抵触情绪。

  1.不"听话"的父母 66

  2.从来不开"家长会" 68

  3.不能放下姿态与孩子平等交谈 69

  4.不允许孩子向大人申辩 71

  5.随便拿孩子开涮 73

  6.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 75

  7.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 76

  8.对孩子奖惩根据自己的心情 79

  9.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81

  10.随意处置孩子的东西 83

  11.心情不好时拿孩子当发泄对象 85

  12.总是太把自己当爸妈 86

  误区五 使用"语言暴力"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大多都是通过语言方式进行的,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却会无意识地使用一些辱骂挖苦的字眼,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样更能刺激到孩子相应的神经,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有时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得已的。不管父母为何使用这些字眼,但对孩子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伤害自尊。

  1.你怎么这么笨 90

  2.为什么别人行,你就不行 92

  3.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 93

  4.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95

  5.哟,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97

  6.为什么,为什么,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99

  7.他打你,你怎么不打他 101

  8.聋了吗?听不到我说的话吗 103

  9.像你这个样子,长大了什么都干不成 104

  10.怎么不说话,哑巴了吗 106

  11.唠唠叨叨总不停 108

  误区六 给孩子树立负面榜样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父母不管做什么,不管有意无意,对孩子都是榜样。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孩子最善于模仿,父母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小节,言行举止不当,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1.不肯向孩子道歉 112

  2.向孩子轻许诺言却不兑现 114

  3.做事拖拖拉拉 116

  4.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人是非 118

  5.爱贪小便宜 120

  6.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揭短 121

  7.在孩子面前斤斤计较 124

  8.让拳头来解决问题 126

  9.用假生气让"人"妥协 128

  误区七 "宽容"孩子的一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呢?因此,很多父母对孩子全部都采取宽容的态度,但是如果将孩子道德层面的缺点也纳入正常的出错范围之内而加以宽容对待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将会出现严重的道德缺失。

  1.轻视孩子撒谎的问题 132

  2.忽视孩子嫉妒的心理 134

  3.不能正确对待孩子骂人的行为 136

  4.忽视孩子高傲的性情 138

  5.对孩子贪小便宜的毛病不加纠正 141

  6.听任孩子"不多管闲事" 143

  7.纵容孩子不依不饶 145

  8.宽容孩子的自私行为 147

  9.无视孩子逃避责任 149

  10.纵容孩子任性 151

  11.总是为孩子的懒惰找借口/154

  误区八 忽视孩子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民族的创新源于民族内部人民的创新,而创新则需要从娃娃抓起,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却有一些父母忽视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与发展。

  11.总是为孩子的懒惰找借口 154

  1.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58

  2.压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60

  3.总是告诉孩子"这个玩具应该这样玩" 162

  4.对孩子的亮点缺乏鼓励 164

  5.认为孩子不是那块料 166

  6.限制孩子"捡垃圾" 169

  7.不让孩子"淘气" 171

  8.对孩子的梦想缺少理解和鼓励 173

  9.忽略孩子观察力的培养 175

  10.忽略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177

  11.总想杀杀孩子的"风头" 180

  误区九 夸大孩子的缺点

  人无完人的道理几乎每个家长都明白,但是有些家长却将自己孩子某一方面的缺点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因此,孩子的缺点被放大数百倍、上千倍,有时,他们还要把孩子这些被放大了的缺点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为孩子做宣传。殊不知,父母的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1. 抓住孩子偶然的失败不放 184

  2. 夸大孩子的生理缺陷 185

  3.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188

  4.喜欢讥笑孩子 190

  5.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192

  6.太笨了,不知道像谁 194

  7.随便暴露孩子的缺点 196

  误区十 身体没病就是健康

  在有些家长看来,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他们定会健康成长。其实不然,现如今,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可见,父母若想教育出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但要保证他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200

  2.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202

  3.忽视孩子的自卑心理 204

  4.不知道孩子也需要宣泄情绪 207

  5.不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209

  6.回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211

  7.不给孩子留面子,当众批评孩子 213

  8.不注意与孩子的沟通 216

  9.不断给孩子加压 218

  10.忽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20

  11.对孩子缺乏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 222

  12.对孩子缺乏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 225

  13.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教育 227

作者简介

  朱文珺;女;苏州人,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的研究和咨询工作,毕业于苏州大学,有着丰富的家教经验,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引导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