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冈师范学院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
黄梅戏艺术研究分为黄梅戏声腔及其发展研究、黄来自梅戏表演研究、黄梅戏剧目及起源研究三个方向。
- 中文名 黄冈师范学院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
- 研究方向 黄梅戏声腔及其发展研究
- 成 果 教材7部;发表论文223篇
- 所在高校 黄冈师范学院
声腔及其发展
本方向主要以黄梅戏声腔为研究对象,研究黄梅戏花腔、平词以及色彩唱腔(阴司腔、彩腔、仙腔)的调式、旋律、节奏;研究黄梅戏的语言说白特色;研究其在新时期的发展以及验衡伟良剂严振如何打造湖北黄梅戏声腔特色。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一是研究黄梅戏历史声腔特征和鄂东民歌与早期黄梅戏的关系。二是研究黄梅戏声腔的演变。三是黄梅戏未来发展研南如象同领益喜儿物究,打造湖北地方特色,淡化安庆色彩,增强荆楚风韵的黄梅理题此固皮道药戏声腔。四是寻求解决黄梅戏男女唱腔不能同度演唱给男声演唱带来较大难度的问题。五是研究声腔性格化问题,塑造具有人物个性谈岁曲入的角色声腔。六是黄梅戏语言说白研究,让更广大的观众欣赏黄梅戏。
表来自演
本方向主要以黄梅戏表演艺术为研究对象,研究黄梅戏表演艺术成就;表演程式;形体动作、器乐伴奏、舞美、灯光、服装、化妆、舞蹈等。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一是黄梅戏表演起源及基础研究。它是在吸收鄂东地方民间歌舞、莲箱、高跷、狮子舞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黄梅采究者叶液林推就戏唱法研究,探索黄梅戏发声技术。三是研究现代黄梅戏表演形式,促进其对现当代各种艺术手段的运360百科用,烘托气氛,丰富表演。四是黄梅戏表演的人物塑造研究,弘扬黄梅戏表演讲究朴实自然,强调人物内心的情感,突出生活性、情趣性和故事性的特色,达到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
剧目及起源
本方向主要以黄梅戏剧本为研究对象,探寻黄梅戏的起源;研究黄梅戏传统剧目和现当代剧目文本的思想、情感、结构、语言、人物等;进朝均够叶宽粒己末行剧本创作,塑造具有时代意义、能教育人、感染人的生动人物形象。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一是黄梅戏的生命力研究。黄梅戏由一个地方小剧种变成一个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大剧种,在当今戏曲萎缩的环境下,还会有如此多的观众,值得我们去研究。二是黄梅戏的国内外拓展研究。黄梅戏除了中国人喜爱之外,也受到外国人的青睐,黄梅戏自发地传到了国外,很多国家成立了黄梅戏剧团,如新加坡,黄梅戏已变成了世界剧种。三是剧目的比较研究。黄梅戏剧目对其他剧种的发展也有指导性意义,因为剧目在不同剧种中是可以互相移植的四是黄梅戏起源研究。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但迄今还有人在争论不休,需要进一步加强证明研究。
队伍及成果
黄梅戏艺术研复器家许路导肉究中心汇集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术骨干,本中心现有科研人员24人,其中教授4人,国家一级演员、一级编剧、一级作曲4人,副教授2人,二级演员、二级编剧、二级作曲4人,硕士学位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人员绝大多数在35至50岁之间。本中心人员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并实现了本中心快速发展的队伍,是一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浓郁的学术氛围且来自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队伍,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吗时立创新能力。
2003年以来共出版7部学术专著,教材7部;发表论文223篇;获各级各类奖项71项;获得各级各类课题34项,总经费17.95万元。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