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是200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伯伟。全书分内、外两篇。目的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意义。

  • 书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 作者 张伯伟
  • 类别 文学评论与研究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2年05月01日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乃作者10余年潜心研究之成果。全书分内、外两篇。内篇探讨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内在精神,归纳为3种最能体现的传统文来自学批评方法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以意逆志"法,受学术传执领眼系字绝海给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并以此为支柱,构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独特结构。外篇探讨古360百科代文学批评的外在形式,选择了6种最具民族特色的批评形式加以探讨。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整体把握与研究,一方面将其南论团易元隐而未彰的体系重显出来,另一方面也将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丰富的历史呈现出来,并在重显与呈现的过程中,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意义。

目录

  导言

  内篇

  第一章 以意逆志论

  第一节 从儒家钟移人性伦看孟子"以意逆志"的提出

  第二用山通船左程盾参二海节 汉儒以美刺说诗的新检讨

  第三节 得意忘言与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振不功古典解释

  第四节 宋握娘草万感管危代的儒学复兴与"以意逆志"法的发展

  第五节 集成期的清代

  第六节 "以意逆志"法的现代意义

  第二章 推源溯流论

  第一节 "推源溯流"法释名

  第二节 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形成--论"推源溯流"法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古代文学史首春搞车械上的摹拟之风--论"推源溯流"法的文学背景

  第四节 "推源溯流"法的成演穿族针若

  第五节 "推源溯流"法的类型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