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嵘

百科

赵玉云液嵘,女,1942年出生,祖籍天津,影视编导,北京电影制片厂二级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赵玉嵘的艺术实践领域很广,包括朗诵、话剧、广播剧演实走一坚谓、电影、电视剧、来自动漫等。最早接触的艺术形式是朗诵,童年时期就是白方闻名中外的中远终边之害前众国福利会上海少年活苦药沉黑远权盟宫《小伙伴艺术团》朗诵队的骨干分应了名子。此后,在许多重要的朗诵会上参与朗诵,例如"诗刊"编辑部与中央广播电视剧团联合主办的朗诵会,因表演精彩,还被选入中360百科国广播文工团向周恩来总理演出的节目中。

  • 中文名称 赵玉嵘
  • 外文名称 Yurong Zhao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地 中国天津

人生经历

  她于1951年(不满九岁)就开始就涉足影坛,先后在昆仑影业公司、上海美影、上影,广州珠影、原中央文化部电影局、北影等相关单位工作,在多部影片(包括美术片、译制片、科教片)中饰演主、配角;在几十部纪录片、科教片中做过解说;参加过多部故事影片的创作,代表作有参加编剧的《刑场上的婚礼》、参加导演的《到青山那边去》等;还在中央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做过近5年全国电影事业的果右改同切再某得道婷压制片管理工作。赵玉蛋动测嵘与电视剧的关系来自尤为深厚,1958年(中国电视正式开播之年)被选拔至中央广播电视剧团,在参加大量制轻务妈上台广播剧、朗诵和话剧演出的同时和乙运里裂赶直服距,还在十多部早期电视剧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编导过多部电视剧,代表作有《姜守本当家》、《爱之上》、《灰鬼》、《明月几时圆》、《苏雅的故事》、《玻璃酸各怀律啊型屋里的人》、《未了上海情》等,是我国第一代电视剧工作队伍中的重要成员,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电视剧发轫、成长、壮大的整个过程,被加拿大《环球华报》称为"中国电视剧的活化石360百科"。退休之后,又从事电视动画片的创作,有在网上和海外播出的《郝大爷家的乐呵事》

2008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除了艺术实践之外,,还致力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的研究,取得可指己印观成果,其中的主要成果已经汇集出版。1964年发表的《电视剧浅议》和1991年发表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电影界何去何从》的两篇文章以及20理广谓尼船坏紧续08年主编出版的《中国早期电视专盟整镇轮仍松身剧史略》一书,意义尤其不凡仍走检别马跑优酒声。发表于《现代传播》的《中国电视剧第一篇理论研究文章考》尊《电视剧浅议》为中国第督影连车束并攻律阿待一篇电视剧理论研究文章,《1958-198总酸修单被察从0年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研究》认为"就其认识的准确性、深刻性、前瞻性而言,可以称为1958-1980年中国目前所知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历史文献,它的许多观点不但比发表于1980年的一些受推崇的文章早16年,而且在论证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上不显逊色。" 。《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则以翔实、珍贵的史料,真切回忆了中国电视剧初创时期的状况站汽外损演牛穿皇单双,填补了我国电视剧史的一段空白分间叶负,受到老电视人的首肯以及专家的高度评价。谈低例来菜爱介影钢互露"

主要作品

电影作

  (一)导演:

剧夜跟义  《到青山那边去》(1987年出品)

北影故事片《到青山那边去》剧照(1987年)

  (二)导演助理:

  《瞧这一家子》(1979年)

  《他们在相爱》(1980年)

  (二)副导演:

  《印有金锚的飘带》(1981年)

  《路》(1982年)

  (三)出演:

  故事片-

  《为孩子们祝福》(1951年,饰小妹)

  《伟大的起点》(1954年,饰小静)

  《天罗地网》(1955年,主演之一,饰金一萍)

  《小伙伴》(1956年,领衔主演,饰小荣)

《小伙伴》剧照

  《青春之歌》获含又叫改(1959,饰俞淑秀)

  译制片-

  《阿廖沙锻炼性格》(1953年,主演之一,饰萨莎)

  科教片-

  《保护眼睛》(1953年)

  《无痛分娩法》(1953年)

  《预防鸡瘟》(1954年)

  《牲畜炭疽病》(1954年)

  (四)解说(1970-1974)

  纪录片-

  《工农兵科技简报1-3》

  《地方工业为农业服务的好榜样》

  《横渡珠江》

  《坚决拥护毛主席支持世界人民反帝斗争的庄严声明》

  《全民办后勤》

  《工农兵上大学》

  《广东粮食跨纲要》

  《饶平人民学大寨》

  《野炊》

  《红色服务队》

  《北部湾的铜墙铁壁》

  《乡渡》

  《广东的交通联运》

在珠影为科教片作解说(1970-1974) (1)

  《铁姑娘之歌》

  《红日照宝岛》

  《工艺美术开新花》

  《三八带电作业》

  《新的一代在成长》

  《江华林业在前进》

  《走雷锋成长的道路》

  …… (共48部)

  科教片-

  《芒草织布》

  《插秧机》

  《生猪新针疗法》

  《广东的野生油料作物》

  《针刺麻醉》

  《育蜂治虫》

  《石山种柑》

  《水稻良种》

  《钩端螺旋体病虫的防治》

  《针刺麻醉心脏直视手术》……

  (共13部)

  (四)编剧:

  《刑场上的婚礼》(1980年出品)

电视剧作品

  (一)导演和编剧:

  《苏雅的故事》(20集,1993年出品,独立导演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获第13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榜首和最佳女演员提名两项荣誉)。

《苏雅的故事》剧照

  《玻璃屋里的人》(20集,1995年出品,导演兼独立改编,同名剧本后出版了专著。剧和剧本均获观众欢迎及专家好评)

  《未了上海情》(22集,1998年出品,导演兼编剧之一。被有关部门评为A类影片。因陷入经济纠纷,在局部地区播出后未能在全国播映)

  《姜守本当家》(1984年出品,联合编导,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播出的第一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8次以上,得到广泛好评和中央主管宣传的部门的肯定)

电视剧《姜守本当家》剧照(1984年)

  《爱之上》(1985年出品,四集连续剧,联合导演,深受观众喜爱,并获中央主管宣传领导人的表扬)

  《圈套》(1985年出品,联合编导,获山东省优秀电视节目-电视剧一等奖)

  《啊,太阳》(1986年出品,联合导演)

  《热夜》(1989年出品,联合导演)

  《灰鬼》(1990年出品,独立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也系北影影视部成立后的第一部电视剧)

  《明月几时圆》(1991年出品,独立导演的第二部电视剧)

  《山妹子》(2001年出品,四集连续剧)

  (注:以上除《玻璃屋里的人》等两部言情电视连续剧在地方电视台播出之外,其余均是中央电视台播出两次以上的剧目)。

  (二)出演:

  《火人的故事》(1959年1月29日,饰朝鲜男孩)

  《守岁》(1959年2月春节,饰孙女)《我的一家》(1959年8月,饰陶承次子)

直播电视小品剧《守岁》剧照(1959年除夕)

  《孩子们的礼物》(1960年2月13日,饰小学究)

  《桃园女儿嫁窝谷》(1961年3月25日)

  《相亲》(1960年12月10日)

  《红缨枪》(1961年7月8日,领衔主演,中国第一部用胶片拍摄片段向国外介绍的电视剧)

《红缨枪》剧照

  《虾球》(1962年8月25日,领衔主演)

  《羊城一家人》(1962年)

  《小珍送水》(1965年,领衔主演)

  《南方汽笛》(1965年,饰越南小姑娘)

  《小八路》(1965年9月5日,领衔主演)

  《春雷》(1969年,主演)

  《苏雅的故事》(1993年。饰苏雅母亲)

  (三)导播

  《家庭问题》(1964年7月22日)

  《麦贤德之歌》(1964年)

广播剧作品

  (一)编剧:

  《巴扎的故事》(1960年,独立改编)

  《金葵嫂》(1964年,联合改编)

《郝大爷家的乐呵事》剧照

  《一匹马的故事》(1964年,联合改编)

  (二)导演:

  《胡伯伯的好孩子》(1965年)

  (二)出演:

  《还我河山》(1958年)

  《革命的一家》(1958年)

  《妈妈的故事》(1958年)

  《严重的时刻》(1958年)

  《倪焕之》(1959年)

  《羊羔传》(1959年,领衔主演)

  《巴扎的故事》(1960年,领衔主演)

  《八百鞭子》(1961年,领衔主演)

  《我们要革命》(1961年)

  《故乡》(1962年,主演之一)

广播剧《故乡》工作照

  《猴子求学记》(1962年,灌制唱片)

  《红色歌永不丢》(1962年,领衔主演)

  …… (共30个左右)

舞台剧作品

  (一)出演:

  《文化岗》(1958年,独幕快板剧,主演)

  《中秋佳节》(1958年,小话剧)

  《革命家庭》(1958年,话剧片段)

  《小红看灯》(1959年,独幕快板剧,主演)

  《敌后武工队》(1959年,多幕话剧,主演之一)

《敌后武工队》剧照(左三为赵玉嵘)

  《汾水长流》(1963年,多幕话剧)

  (二)场记:

  《北京人》(1961年,多幕话剧,曹禺名著)

  《花园》(1962年,多幕话剧,俄罗斯名剧)

  《汾水长流》(1963年,多幕话剧)

  《农奴戟》(1968年,多幕话剧)

朗诵作品

  《白鹭》(作者:阿·巴尔托)

  《有这么一个孩子》

  《长大了干什么》(作者:马雅可夫斯基)

  《哪个是别佳那个是阿廖沙》

朗诵演出后与上台接见演员的周总理握手

  《帽子的秘密》(作者:柯岩)

  《两个将军》(作者:柯岩)

  《赞雷锋》(作者:本人)

  《妈妈的眼睛》(作者:贺敬之)

  《打毛衣》(作者:夏雨田)

  《赛诗会》(大跃进民歌荟萃,集体朗诵)

  《我们的爸爸》(朝鲜崔英玉)

  《卖火柴的小姑娘》(作者:安徒生)

集体朗诵:《赛诗会》(前排中:赵玉嵘)

  《受了侮辱的猪》(保加利亚作品)

  《舍身救列车的小英雄-赖应明》

  …… (共40篇左右)

动漫作品

  《小梅的梦》(1954年出品,饰小梅,中国截止目前唯一的一部真人与木偶合拍的动画影片)

小梅的梦剧照(1951年)

  2D动画片《郝大爷家的乐呵事》(2011年出品,总策划、制片人、主编剧、总导演、配音演员。作品已在加拿大温哥华城市电视台和优酷、土豆等网站播出)

学术专著

来自  《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影想:影视艺术杂谈集》,航立出版社,2006年出

  《马蹄声声--导演手记.新作.杂谈集》,航立出版社,2002年360百科出版

其它著作

  20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紧余修本《玻璃屋里的人》,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9年;中国人民文化出版社再版,2011年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