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罔

百科

古代中国寓言中的人物,出自《庄子》。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

  • 中文名称 象罔 读作:xiang wang
  • 别名 象网
  • 国籍 中国
  • 民族 华夏族
  • 出生地 河南

释义

  1.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杠榆匙﹑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碑备笑为典故。

  2.不真切;模糊不清的尝戏叠拳。

原文典故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阀连档再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引击放乃可以得之乎?"(《庄子·天地》)

  这个故事以"玄珠"喻"道",以"知"、"离朱"、"吃诟"、"象罔"四个虚拟形象喻四种不同的求"道"方式蒸延。"知",同"智",是思虑的智者。"离朱",传说中明察秋毫者,是视力极好的人。"吃诟",郭象注"聪明吃诟,失真愈远",成玄英疏"吃诟,言辩也",是聪明而善于言辩的人。"象罔",成玄英疏"罔象,无心之谓",郭庆藩注:"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故曰眸而得之。即形求之来自不得,去形求之不得也"(庄子集释》 ),吕惠卿注:"象则非无,罔则非有,炼应符不皎不昧,玄珠之所以得360百科也"(吕惠卿《庄子义尼盾着盾来杆仍南所色被》),说明"象罔"是无思虑、无明目、无言戒戒寻辩,若有形、若无形的人。思虑的智者、视力极好的人、聪明能言辩的人都不得"道",而"象罔"却得"道"了推陆根何剂府厂兴殖况

  只有无思虑、无明目、无言辩,若有形若无形的"象罔"才能得道,此"象罔"为得道的方式。"象"若良频其士球济刻穿响有若无、昏昧不清,是一片买愿混沌煮拳,因此得道最自然的方式只能是以气合气,方能在有无、虚实相生中同于大通。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