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榆皮

百科

榔榆皮,中药材名。本品为榆科植物榔榆的树皮测错即电精或根皮。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来自为:利水,通淋,消痈。①《本草拾遗》:主下热淋,利水道,令人睡。②《纲目》:治小儿解颅。

  • 中文名 榔榆皮
  • 汉语名称 Lang Yu Pi
  •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消痈
  • 生长环境 平原丘陵地、山地及疏林中

来源

  本品为榆科植物榔榆的树皮或投负根皮。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①《本草拾遗》:甘,寒,无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来自寒,味苦。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消痈。

 去章刚越算味 ①《本草拾遗》:主下热淋,利水道,令人睡。

  ②《纲目》:治小儿解颅。

形态特征

  榔榆来自,又名:涯荆ā蹲蟠》),松心木(360百科《说文》),朗榆(《本草拾遗》),榔榆(《纲目》),小叶榆、枸丝榆、秋输、豺皮榆、田柳榆。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可达70厘米。树皮灰褐色,成不规则鳞片状脱落。老枝灰色,小枝红褐色,多柔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椭圆状倒卵形至卵圆形或倒卵形,长1.5~5.5厘米,宽1~2.8厘米,药互基部圆形,稍歪,先端短尖,叶缘具单锯齿,上面光滑或微粗糙,深绿色,下面跑实头济最饭落站管判幼时有毛,后脱落,淡绿色;叶有短柄;托叶狭,早落。花簇生于叶腋;有短梗;花被4裂;雄蕊4,花药椭圆形;雌蕊柱头2裂,向外反卷。翅果卵状椭圆形,顶端有凹陷。种子位于中央,长约1厘米。花期个写及温引措样守装7~9月,果期10月(浙江)。

分布区域

  分布书转致乙争误德传围探广西、广东、台湾、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山东、四川等地。

药材性状

  树皮呈长卷曲状。外表面灰褐色,成不规则鳞片状脱落,有突出的横向皮孔;内表面黄白色。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外侧统厚位送压棕红色,内侧黄白色。气特异,珠淡,嚼之有粘液感。根皮表面灰黄棕色,较平滑。余同树皮。

相关甲胶后善训孙满行背修配伍

  ①治乳痈:郎榆根白皮二至三两。水煎服,渣加白糖捣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风毒流注:榔榆干根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化学成份

  树皮含淀粉、粘液质、鞣质、豆甾醇等植物甾醇;含纤维素22.3%,半纤维素10.56%,木质素25.17%,果胶8.0%,油脂用十吗跳讲端杂7.75%。木材含7-羟基项渐呀阻巴神氧似限顾卡达烯醛、3-甲氧基-7-羟基卡达烯醛、曼末酮C、曼宋酮g、谷甾醇。

相关论述

  《本经逢原》:榔榆,性疏利,若胃寒而虚者服之,恐泄真气,良非所宜。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