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与现代文化

百科

《诸子百家来自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深满手元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360百科义。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让张创行音逐先秦诸子学说,使深烟成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解斤额剂双够等波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书名 四书与现代文化
  • 作者 韩秀丽&李静&陈雪英
  • ISBN 9787504330505
  • 类别 文学
  •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图书信息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目录

  第一章 义利之辨--道德与经济的矛盾冲突

  一 义利之辨

  1.孔子"重义轻利"

  2.孟子"贵义来自贱利"

  二 "富民后教"

  第二章 德治仁政--重德保民的治国方策

  一 "仁者爱人"

  二 "以德治民"

  三 仁者王道

  四 "民为贵"

  第三章 "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

  一 "克己复礼"

  二 治国九经

  三 三纲八目

  1.得360百科民心

  2.举贤才

  3.增殖财富之道

  4.义高于一切

  第四章 学、思、行--认识论生先底工价杂居盟级、知识论与修养论的合一

  一 学--认识的初级阶段

露怀属者  1.学的重要吃垂文范笑特相花套松自

  2.学的内容

  二 思--认识的高级阶段

  1.思中逻辑因素的作用

  2.思中非水派围校责间扩社飞信逻辑因素的作用

  三 行--认识的最终目的

  第五章 中庸之道--孔门传授心法

  一 和为贵

  1.中

  2.和而不同

  3.术示和而不流

  4.中和而知权

  二 极护煤短高明道中庸

  三 由"中庸之道"所想起的

  第六章"一阴一阳之谓道"--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一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联系的观点

  二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发降论阳展的观点

  1.至球统成支重误清书名含运动、变化、发展之意

  2.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产物

  3.新陈代谢是管迫胜急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

  三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对立与统一

  1.矛盾即对立与统一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关系,是事物的本质,也是世界的本质

  2.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与动力是阴阳两方面的对立与统一

  四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量变与质变

  难乐干样五 "因"与"革"--扬与弃

  1."物极必反"

  2."因"与"革"、"鼎"的辩证法

  3."原二变始朝湖常始要终"的自我完善过程

 拉球训普 第七章 人性本善一对人类本质及酒置齐发践人生价值的开发

  一 性相近。习相远

  1.孔子所说的人性是类特性与个体特性的统一

  2."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教育平等思想和尊重个性的教学方法

  二 孟子顶沙乐远置附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1.人性本善

  2.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条件

 选利段认印距不机 三 自诚明,自明诚

  1.天命之谓性

  2.诚--人性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四书对日本的影响及四书五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面与权买样该秋负面效应

  一 四书对日本的服成影响

  1.以人为中心的经营观念

  2.谋义讲利的义利观

  3.家族主义的组织形式与家庭的凝聚力

  4.勤俭的美德

  5."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

  二 四书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面与负面效应

  1.现代化之内容与缘起

  2.中国现代化过程之透视

  3.四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正面与负面效应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