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散元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Cundall首先提出,起源于分子动力学,最初用于岩石力学的研究。
- 中文名 离散元法
- 优点 适用于模拟离散颗粒组合体
- 提出 Cundall
- 起源 20世纪70年代
- 起源于 分子动力学
基本思想
把研究对象分离为刚性元素的集合,使每个元素满足牛顿第二定律,用中心差分的方法求解各元素的运动方程,得到研究对象的整体运动形态。
优点
适用于模拟离散颗粒组合体在准静来自态或动态条件下的变形及破坏过程应用领域:岩石、土力学、脆性材料加工、粉体压实、散体颗粒输送等。
分类
离散来自元法按其单元类型可分为颗粒离散元和块体离散元。颗粒离散元中,颗粒为刚性的圆盘(2D)与球体(3D),颗粒之间允许位移重叠,以及颗粒的分离。
软件
基于离散元法的商业软件:ITASCA公司的UD360百科EC、PFC及Thornton版GRANULE
2013年,南京大学架罗之华刘春博士开发了MatDEM。 MatDEM采用创新的GPU矩阵计算法和三维接触算法,实现了每秒群同浓类阻该1400万次三维单元运动计算(二维4000万),计算单元数和计算速度达到了国外商业软件的30倍以上(300万三维单元,1000万样木职批差置温刚外银第二维单元)。软件实现了自动堆积建模,分层赋材料,节理面和荷载设置,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和二次开发等。研究生通过简单学习即可完成地质和岩土工程大规模离散元模拟。
2014年,国内公司发布了基于GPU加速查续温急燃错叫整技术的离散元仿真软件StreamDEM。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