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烺文集

百科

张政烺文集》是2012年4月2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政烺。本书汇编了张政烺先生一生的主要学术成果,主要是有关商周历史和古文字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书信。

  • 书名 张政烺文集
  • 作者 张政烺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2年4月2日
  • 装帧 精装

内容简介

  2004年4月,在傅学苓先生的多年推动和学术界的通力协助下,汇编张政烺先生一生主要学术成果的《张政烺文史论集》在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张政烺先生去世后,叫半刘晶父傅学苓先生继续搜集遗稿,委托李零先生主持整理张先生研究易学的有关资料,编为《马王堆帛书《周来自易》经传校读》(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和《张政烺论易丛稿》(中华书局2011的百笑武低易史京余年出版);委托朱凤瀚先生主持整理张先生对《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所作批注,编为《张政烺批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同时360百科,傅学苓先生也一直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准备对《张政烺文史论集》进行增补修订。可惜的是,傅先生在201似啊火态前经燃套低写甲0年年中病重住院,於2010年12月22日去世。病重期间,傅学苓先生仍念念不忘《张政烺文史论集》的修订工作。

  2011年初,张极井先生约请朱凤瀚出心毫选存临可采第、李零、林小安先生与我们会飞尼考商,启动《张政烺文史论集》的增补、修订和重编工作;销西干立影经广泛徵求学术界的各方意见,并反复苏宪境己磋商,考虑到《张政烺文史论集》把各篇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文章按发表时间混合编排,难以清晰体现张政烺先生的学术特色和研究重点,且卷帙浩繁,不便读者研读,因此最终确定,将搜集到的张先生存世的察含各类文字进行分类重编,成《张政烺文集》五卷。

  《张政来口冲天约品特便烺文集》第一卷《甲骨金文与商周史研究》,收录张政烺供沿书南害风电先生有关商周历史和古文字方面的查待对甚单研究论文和书信共36篇。其中35篇已见於《张政烺文史论集》,《致裘丝克爱二上锡圭讨论殷墟卜辞"族"与"众人"性质问题的信》一篇,系裘锡圭先生提供,为首次公开欢革评素身介草父垂手发表。必须说明的是,张政烺先生一生精研古文字和考古学,但他首先是一位历属世速逐装米盾史学家,他是通过对甲骨金文的逐静冷考释,来解决古史研究中的问题。

  《张政烺文集》第二卷《文史丛考》,收录张祖官占宁新营叫南湖跟端政烺先生关於古代文史方面的论文、随笔、书信共34篇,均见於《张政烺文史论集》。张政烺先生一生博览群书,又博闻强识,在多个古代文史领域如考古学、古器物学、版本目录学、以及古代文学等方面都做过精深的研究,可惜系统成文并最杀兵终发表者很少,为学界引为憾事。本卷所收录的文字,仅仅是张政烺先生研治古代文史的少量遗存,看似不成系统,但每一篇都能给后学极大的启发。

  《张政烺文集》第三卷《论易丛稿》。易学研究是张政烺先生晚年治学的重点。本卷以李零先生所编《张政烺论易丛稿》为基础,为保持《张政烺文集》的体例统一,故删去了李零先生的前言和相关附录。

  《张政烺文集》第四卷《古史讲义》,共收录张政烺先生授课讲义六种,大部分为此次新搜集到的资料,未见於《张政烺文史论集》。本卷收录的《先秦史讲义》两种,1952年本为王世民先生提供,1959年本为陈绍棣先生提供,二者皆为油印本,非张先生亲笔。张政烺先生在北京大学多年讲授中国通史课程中的先秦史。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五十年代北大历史系讲授通史,系教研室共同讨论授课提纲,体现了当时主流史学观点。因此,讲义中的许多观点,或许与张先生自己的学术主张并不一致。但是,这两份珍贵的讲义,毕竟从多方面体现了张先生的治学成果和学术造诣,精义叠见,让我们想见当时张政烺等名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的风采。

  同时,张政烺先生还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讲授"中国考古学史之金石学部分"。课程分为绪论和五个单元,其中一、二、三单元当时有油印本讲义,已经由王世民先生整理,命名为《中国考古学史讲义》,收录在《张政烺文史论集》中。此次新编《张政烺文集》,我们商请王世民先生根据自己的的课堂笔记,对当时未发讲义的绪论和四、五单元作了整理,一并收入《中国考古学史讲义》中,使这份讲义得以相对完整的面貌呈现出来。

  1959年,北京大学在中文系成立了古典文献专业,设有"中国文化史"讲座课程,由阴法鲁先生主持,邀请名师开设专题讲座,其中的古器物学专题是由张政烺先生讲授的,首次授课在1962年11月。收入本卷的《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物》,就是由向仍旦先生根据张先生的授课记录整理的讲义。

  《张政烺文集》第五卷《苑峰杂著》,收录张政烺先生自述、纪念文章、序跋、书评、书信、讲话以及其他一些文字。此次新搜集到的未见於《张政烺文史论集》中的是:与杨向奎合写的纪念尹达先生的文章、《关於"张楚"问题的一封信》、《致胡厚宣的四封书信》(胡振宇先生提供)、《在晋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学术报告》共五篇,从《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第一版)中辑得署名张政烺撰写的辞条共13条。另外,收录在《张政烺文史论集》中的《中国历史图谱资料目录》(封建社会部分)为打印草稿的影印件,为了方便阅读,此次我们全部进行了排印整理。

  多年以来,为搜集、整理和出版张政烺先生的著作,傅学苓先生苦心孤诣,谋划整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学术界、出版界的许多同仁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为编撰《《张政烺文史论集》》,王世民、王曾瑜、史树青、朱凤瀚、吕一芳、安守仁、李零、李解民、吴荣曾、何龄修、汪桂海、林小安、林永匡、胡振宇、孙关根、张永山、陈平、陈抗、陈祖武、程毅中、裘锡圭、赵平安、刘源、刘宗汉、刘乐贤、谢桂华、罗琨、顾青、关惠珍等曾参与文稿的整理工作。此次修订重编《张政烺文集》,张极井先生在百忙中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和配合,并代表家属撰写了《回忆父亲二三事――代《张政烺文集》编后记》;朱凤瀚、李零、林小安、顾青、张继海等先生用力尤著,裘锡圭、王世民、胡振宇、陈绍棣、刘玉才等先生提供了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的同学们也参加了审校工作,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2012年4月15日,是张政烺先生百岁诞辰的纪念日。《张政烺文集》的出版,是我们对张政烺先生的最好的纪念!

图书目录

  • 猎碣考释初稿关於泰山刻石的谈话秦律"葆子"释义秦律"集人"音义秦汉刑徒的考古资料汉代的铁官徒王杖十简补释《春秋事语》解题汉孟孝琚碑跋汉故郎中赵蓟残碑跋释"胡书之碣"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银鸟虫书铜壶满城汉墓出土错金银鸟蟁书铜壶(甲)释文跋唐蕃会盟碑《说文》燕召公《史篇》名丑解《说文解字序》引《尉律》解六书古义《王逸集》牙签考证玉皇姓张考关於《玉皇姓张考》的通信宋四川安抚制置副使知重庆府彭大雅事辑敦煌写本《杂钞》跋讲史与咏史诗宋江考《一枝花话》《问答录》与"说参请"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岳飞"还我河山"拓本辨伪《封神演义》的作者《封神演义》漫谈"十二寡妇征西"及其相关问题--《柳如是别传》下册题记四百六十凤皇斋读书记--读《林居漫录》为何龄修同志题扇会文山房与韩小窗回忆父亲二三事--代《张政娘文集》编后记

作者简来自

  张政烺,字苑峰,1360百科912年4月15日生於山东省荣成县崖头镇。1936年毕业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同年即进入中重止映孙始迅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图书管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46年应聘进入北京大学,任史学系教授。195汉农景据气却重距4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并应适时干权病是眼聘兼任研究员。1960年被任命为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并继续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调离中华书局,专任商兰机田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先后担任物质文化研究室主任、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室主任;把式且考古研究所学术委矛结员、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被聘任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顾问;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文物谘询委员会委员、文化部中国文物委员会委员、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完房婷文字学会理事、顾问,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等。2005年1月29日在北京逝古走施永卫价都察时叫世,享年93岁。

  张政烺先生一生以真诚求实为治学为人的宗旨,学问渊博,识见卓越,道德文章,堪为士范。在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文献学等诸多学术领域都做出了具有开拓性的重要贡献,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