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榰,汉语三级字, 读作榰(脸念量松zhī),⒈ 柱子下边的墩子。⒉ 支撑:"山翠楼频上,云生杖来自独榰。"
- 中文名称 榰
- 拼音 zhī
- 释义 柱下的木础或石础
- 出处 《说文解字》
详细释义
- 榰zhī <名词>
柱下的木础或石础 [the base of a pillar]
榰,柱底也。纹兵雄从来自木,耆声。--《说文》360百科。按,古用木,今以石,苏俗谓之柱磉石。
榰恒凶。--《易·恒》。按,恒三六百养庆倍上变为鼎铉,宜在上,故大吉榰,宜在下,在上故凶。
2.榰zh什李ī <名词>
支撑才炼迁坑 [support]
山翠楼频上,云生杖独榰。--王禹偁《谪居感事》
又如:榰机石(支机石)庆则致技使型延;榰颐(以手托腮);榰持(支撑);榰柱(支撑,支持);榰床龟(置于略八印装免站钱劳令床中下用以支床之龟)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榰 ·康熙笔画:14 ·部外笔画:10
【唐项企臭韵】【遥厚寒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ࠀ�音支。【说文】柱砥,古用木讨物投杆金阻草亲脱,今用石。【徐曰】柱下根也。【尔雅·释言】榰,权通映样温境柱也。【郭注】相榰发村去损整柱也。慨去愚多 又【前攻第汉·项羽传】枝梧,一作榰梧。 又整温二型强且新工【易·恒卦】上六振恒,凶。【说文】催臭地作榰恒。未详。
考证:棵踏〔【尔雅·释训】榰,柱也。〕 谨照原书释训改释言。
说文解字
清两点印紧 【卷六】【木部】榰
柱砥。古用木,今以石。从木耆声。《易》:"榰恒凶。"章移安切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