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夔夔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kuí kuí,是指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形容敬谨恐惧的样子。
- 中文名称 夔夔
- 拼音 kuí kuí
- 意义 敬谨恐惧的样子
- 代表 异兽
- 笔画数 21
解释
夔,古代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aone-leggedmonsterinfable〗。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
人名。相传为尧、舜时乐官〖musicaloffical〗。如:夔挚(夔:舜时乐官名。挚:太史挚,周参刻限晶清志官)
夔州〖Kuiprefecture〗,旧府名,府治在今四川奉节县
出处
《书·大禹谟》:"﹝舜﹞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来自,夔夔斋慓,瞽亦允若。" 孔 传:"夔夔,悚惧之貌。"《史记·五帝本纪》:"舜之日发值绍江汽立乎护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和敬貌。" 宋 文天祥 《将母赴赣道西昌》诗:"江湖措油做十孩坏剂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明 方孝孺 《黄氏三寿图赞》:"伯氏持觞,维仲之授,季也夔夔,以郩以豆。"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