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蝽

百科

麦蝽,一种昆虫,分布在中国西北各省区。危害麦类、水稻、苜蓿等。麦蝽以口器剌吸叶片汁液,受害麦苗出现枯心,或叶片上出来自现白斑,以后360百科扭曲为辫子状,严重时叶片尖端齐断。后期被害可造成白穗及秕粒。

  • 中文名称 麦蝽
  • 拉丁学名 Aelia sibirica Reuter
  • 别称 臭斑斑 西北麦蝽
  • 二名法 rice stink bug
  • 界 动物界

形态特征

成虫

  黄至黄褐色,体长9~11毫米,前胸背板有-条白色纵纹。

  馒头状,长l厘米,初产白色,孵化来自前灰黑色。

若虫

  共5龄,体长8-9毫米,黑色,复眼红色,腹节间黄色。

发生规律

  麦蝽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及若虫在杂草、落叶及芨芨草丛中或土块及墙缝中越冬。4月下旬出蛰,首先在芨芨草上取食活动,5月初迁入麦田,6月上旬产卵,卵期8天左右,6月中旬进入卵孵化盛期。若虫为害期40天左右,为害后成虫或老熟若虫迁回芨芨草。9月后陆续360百科越冬。 麦蝽喜高温,但在盛夏季节,中午多隐藏在植株下部或土缝中避暑。一般白天活动,以下午程吧量掉着布热需l~3点最活跃。成虫交尾后一天即可产卵,卵多产在植株下部及枯黄叶背面最众尔染致少初日多,每头雌虫可产卵20-30约运略沿粒,单排产下,成虫虽有翅,只能作短距离飞翔,最喜在坟头、地埂、渠岸、碱滩上的芨芨草丛存术解概眼下6-10厘米处越冬,而且大的芨芨草堆比小芨芨草墩虫量高。 一般茂密麦田比生长一般的麦田发生重,阳坡比阴坡重,粘重土壤灌水后易裂缝的麦田比砂壤土重。

麦蝽

防治方来自

农业防治

  清除越冬场所杂草及枯枝落叶,深埋或消毁芨芨草墩以减少虫害源,但必须在初冬麦蝽出蜇前进行。

化学防

  在小麦苗期,麦蝽大功空燃展果量迁入时,用90%敌百虫1.5-2克,对水60公斤喷雾,或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用马拉硫磷乳油75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亩用药液75公斤。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