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稻优998是广东省农来自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金稻13A/广恢998选育的水稻品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360百科研究所申报,2011年10月8日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总厚弦价编号为国审稻2011025。
- 中文名称 金稻优998
- 界 植物界
- 科 禾本科
- 属 稻属
- 种 稻
国审稻2011025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25
品种名称:金稻优998
选育单位:广东省来自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稻13A×广恢998
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9天,比对照博优998长0.3天。株高111.9厘米,穗长23.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8万穗,每穗总粒数157.1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3.3克。株型适中,群体整齐,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抗倒性一般。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0级,穗瘟损360百科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长宽比2.7采既持动善,垩白粒率32%,垩白度6.4%,胶稠度5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2%。
题封氢征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供行陆试却容产541.6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10.9%(极显著);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478.4千克,比对照博优99丝混例8增产7.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0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9.2%,增越告对业产点比率85.7%。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6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7.3%。
福刘侵钟速变学乐析部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移栽从衡存文理响秧龄20~22天,每亩栽插1.8万~2万穴,每群穴插2粒谷苗;抛秧秧龄12~15天,助石身世山束亲重行额每亩抛栽不少于1.8万株常联操庆改组袁编况服称、4万~5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视苗情补施保花肥。水分管理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孕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传深北坏验连季交替,收获前不过早断水。4百周航他皇包走.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海南、广西桂南稻作区、广东中南及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福建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粤审稻2010017
作物种类: 稻
基混翻血承固政区品种名称: 金稻优998
审定(登记)编号: 粤审稻2010017
审定(登记)年份: 2010
审定(登记)单位: 广东
选(引)育单位(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金雨片纸移滑它稻13A/广恢998
是否转基因: 否
特征特性
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112~116天,与博优998相当。植株较高,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剑叶较长,穗大变极医花顾几波粒多,着粒密,抗倒力中,耐寒性中。科高109.1~112.2厘米,穗长22.8~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59~161粒,结实率80价火北衡谓黄白础约析超.4%~84.9%,千粒重2事定方位便变且3.1~23.7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68.1%统场~72.4%,垩白粒率82%,垩白度38.5%~40.2%,直链淀粉22.7%,胶稠度58~70毫米,长宽比3.1,食味品质分76~77。感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23.0%、51.4%和38.3%,田间监测表现抗叶瘟、感穗瘟;中感白叶枯病,对C4、C5菌群均表现中感。
产量表现
2007、2008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92.3公斤和499.0公斤,比对照种博优998分别增产7.05%和7.9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其产量均名列同组第一。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2公斤,比对照种博优998增产6.93%。
栽培技术
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