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州

百科

威州镇位汶川县境域东来自北部。镇区内沟壑纵横、360百科岭峦错落,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是岷江上游有名的干旱河谷地带。

城区四面环,城东抵围顶山,城东南有玉垒山和姜维城山,城西有羊龙山,城北有龙山(布瓦山),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于保子关山脊两江桥头,羌寨村落依山傍水分布于江河两岸群山。

  • 中文名 威州
  • 行政区类别 四川省汶川县
  •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
  • 地理位置 汶川县境域东北部
  • 主要作物 玉米、小麦、土豆

历史

  威州,史为绵虒地,曾日维州,当地来自羌民用羌语习惯的称谓叫"Kvoza",汉语谐音近似"柯杂"。维州最初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置。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时在此建绵虒县,称绵虒。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因由京城发往山东潍州文书误投维州(今理县薛城),故将维州改为威州,义"威制西羌"。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406年)时,威州治地(自薛城)迁坝州(今龙溪乡东门口)后又迁至凤坪坡底(今郭竹铺凤坪坝),宣德三年(公元1428)又迁至保子关,七年再迁威州治所至岷江东岸南沟左侧古城坪(今姜维城)。自此,这里以威州为名。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废威州,以保县(今理县薛城)移住,故又有新保县之称,然而威州为地名沿袭至今。

  威州原属理县,民国二十四年(193程的5年),威州为理番县新保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九月,改为威州乡。

  1951年2月,威州乡360百科划属汉川。1953年6月,汶川县人民政府分威州乡城关村及近郊建立威州镇。自此,威州乡、威州镇分别作为独立的行政建制并存。1992年9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民政(1992) 110号文下达,扩大威州镇的行政落宽价世供思穿图非张未区域.将原威州乡所属行政区全部划归组快失机够据坏现件则笔威州镇管辖,从此,威州乡并入了威州镇。

经济

  威州镇经济以农为主,其次为工商企副,农作物主产玉米、小麦、土豆,其次是荞麦、油菜及豆类白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