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脚印是指按今天的生产条件,一个人在各种生活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因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标准和习惯来自是不一样的,所以360百科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但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算出一个平均生态脚印。生态脚印越大,表示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人类的“生态足迹”是指该益距染执满象清使可供人们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纤维生产、维持能源掌施织果穿则林史染消耗和容纳基础设施资怕句述的陆地和海洋总面积。
- 中文名称 生态脚印
- 外文名称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 提出 1994年
- 意义 表示人类消耗的资源量级
基本介绍
概念的起源
生态脚来自印的概念由马西斯·瓦克纳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1994年提出,得到世界灯七服青干据材夫秋定公认。2003年,瓦克纳格尔创建全球脚印网,从事拯救地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行动。
背景
人类从茹毛饮血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其生态脚印的增长速度是不可360百科思议的,并且,社会愈发达,脚者剂当少印的面积愈大。时代发展到今昔,这个蓝色的天静身务油织脚等星球早已是超负荷地承受着人类的脚印之重。
世界现状
生态脚印的变化轨迹,也深深印记了资源掠夺的变本加厉,而这种变本加厉,骨子里就有人性的贪婪和没有节制--因为一己之欲,物种可以灭绝,森林可以伐光倍,资源可以涸泽……人类在尽享着冒尾汽轿车舒适的同时,还在不停地花样翻新,数量鼓涨,无所制约超。一辆汽车的加速下线,也就是广成司吗草委奏人类生态脚印的一份扩张。那些在生态道德明切轮解的压力下催生出来的"小排量"式环保行为,对于人类与自然,只能是自欺欺人,因为**短还在膨胀,破坏仍在加速,半演了觉弦价守王石七造敬畏依然渺小。哥本哈根的讨价还价,释放出的不是拯救地球的积极信号,而是人类要继续贪婪和掠夺。那些生态道义上的伦理口号与意愿,在拯救的实作面前,显得如此空洞和苍白。
人类行动
地球的拯救,只可能来自寄希望于道家的生态伦理观。并且,这种观念还必须融入到地球村村民的血液错接婷度粒众与骨髓当中。早在人类的生态脚印还是微不足道的年代,老庄就对着贪婪的人类疾呼,说人是自然界的人,应当道法自然,应当慈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勿强行妄为。天与人,那该是合一的自然体;人之于天地,当有大美的生态情感,知道畏惧,知道物无贵贱,知道做个知足寡欲的适度消费人。即便是360百科科技发达如今昔,我们也应当"好于道"、"进于技",一切行为,当置于自然的法则之下,且行,且感念着大自然的恩惠。
相关书籍
陈钰鹏《生态脚印》
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球人将会多至90到100亿。世界人口60多亿(2008年7月,世界人口基金会发双统掉吧处两表了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6,712,080,198),至今世界人口每年增加7800万,估计到2012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70亿。于是不断有人问,人口如此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答案要从两个方面来谈,如果光从地球面积来看,地球是承受得了的,仅仅一个欧洲就可以再接受和安置67.5亿人。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要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工作、消费、耗能、排污和二氧化碳……光用地球面积来分配是不科学的,必须用"生态脚印"的概念来评估。
生态脚印是指按今天的生产条件,一个人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因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标准和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但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算出一个平均生态脚印。生态脚印越大,表示人类消耗划开地括粉措的资源越多。根据全球脚印网和欧洲环境局所提供的数据,地球能提供的生态脚印是每人1.8公顷,但按照人类的歌的例饭圆政婷句式故消耗,每人的平均生态脚印是2.2公顷,显然,一个地球已经不够用了。每个国家的生态脚印很不一样,如美国公民的平均生态脚印是9.7公顷、英国5.6公顷、欧盟成员国平均4.7公论绝棉势敌万必顷、巴西2.1公顷、中国1.6公顷、印缩记就站亚务度0.7公顷……如果全世界都程地装西之技思但像印度人民那样节约资源,地球让100亿人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倘若世人的生态脚印都和美国人的一样大,那我们今天就需要3个地球了。
生态脚印的概念首先由马西斯·瓦克纳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1994年提出,得到世界公认。2003年,瓦克纳格尔创建全球脚印网,从事拯救地球、保护环龙由交氢境、保护资源的工作。
人类巴如操未端正在辛苦地寻找第二个学微剧单击非酒矛地球,梦想能否成为现实、病策什么时候成为现实,不知道。我们能做的是保护好现有的地球,地球人共同起来控草长战江价沿维微制人口快速增长,尽量调整生活习惯,节约使用地球资源--保护人类须自己。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