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县清真寺

百科

呼兰来自县清真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呼兰河畔。360百科据《呼兰县志》激指间必屋示否硫胞载,该寺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初时仅草房3间。光绪元年(1875),由当地回民集资扩建,历时3年竣工。寺院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青砖围墙,大门内外有木刻"清真古道"与"认主独一"匾额两块。此后,每年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民族文化得到了发走斤春展。该寺现有学董15人,满拉4人,教号船选汽民210户,共1227人。其最早的回族跑海康熙初年从陕西、甘肃术色宽写迁人。

  • 中文名称 呼兰县清真寺
  • 位置 呼兰城西半部
  • 始建于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 阿訇 1人

历史沿革

初建

  呼兰县清真寺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时仅草房3间,是一座简易的礼拜场所。

修缮重建

记互导迫景地伯  光绪初年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建,此举得到地方官张协、沈阳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的支持并亲题匾额。民国日伪时期,呼兰河水连年东侵,土崖逐年崩塌,使整个寺处于危难之中。

  "文革"期间,该寺曾来自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始得恢复。1982年成立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1988年5月17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由清真寺民轴充抓垂后指势亚若硫主管理委员会筹办了"文革"后的第一次伊斯兰教节日庆祝活动,盛况空获体注前。

  1956年由于呼兰河水东浸,危及寺院,将寺址迁建于和平街。依原图纸施工,比原寺多建一层窑殿,北面5间砖瓦房为小暖殿、接待室、教长室,东面3间为掌教宿舍、溶以请沐浴室。青砖围墙,大门建于南面。

规模建制

  呼兰县清真寺360百科比原寺多建一层窑殿,北面5矿病员圆弦元负括朝间砖瓦房为小暖殿、接振求于效季阶投顾足跳待室、教长室,东面3间为掌教宿舍、沐浴室。

建筑特点

  风格特点

  整体建筑为四合庭院。东面为对厅,礼拜大殿坐西,殿门前高悬九龙匾和左宝贵题书匾额。拾阶而上,殿为"明三(来自间)暗六(间)"结构,可容300人礼拜。其建筑交错起伏,飞檐四翘。窑殿为2层方形,殿脊中间有银白锡窑顶,顶上镶月牙,青360百科灰色垄瓦复顶。殿内壁有木雕花卉与古兰经文,殿门及窗户多为木雕花卉及砖雕、石雕。对厅南面有一栋砖砌小暖殿,系冬天礼拜场所。东侧砖房为沐航风降烈规完丰乱浴室、厨房等。对厅北面为教长室、讲经堂等。东侧草房,分别为女礼拜殿、女浴室等。整体建筑对称、协调、雅静。

地理交通

  呼兰县清真寺西濒风光秀丽的呼兰河,北临境蜒起伏的丘陵地带。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