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卿宫

百科

德化大卿宫位于德化县南郊的丁墘村 ,前瞻石牛山,左拱西天山,右环凤翥山,潺潺溪水从宫前石桥下流过,山清水秀,蕴"小桥流水"之古韵,显富丽繁华之壮观。

  • 中文名称 大卿宫
  • 始建 南宋绍兴二十年
  • 历来 颇受地方官府青睐
  • 新中国成立后 重焕春辉

简介

  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 ,历来颇受地方官府青睐,久来自负盛名,其中有德化知县捐资建桥,撰写楹联,题写"大卿宫记"碑文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英明的宗教政策,使大卿宫历经八百年剂复谓异世举呼晚圆拿文沧桑后,又重焕春辉。2000年以来,先后投资200多万元,重修古宫宇,新建"大卿宝殿。古宫宇古360百科香古色,极显中华民族传统协水火价范展口达室实场风貌。大卿宝殿仿古宫殿式建筑,融入现代建筑风格,重檐歇山式士载思制屋顶,盖琉璃瓦,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金碧辉煌,使大卿宫成为德化集朝圣、旅游和道教文化于一体的胜地,被德化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卿宫主奉保生大帝。保生大帝姓吴名夲,字华基,号云冲,龙海县白礁人,生造怀进受才有包兵头触于宋太宗大平兴四年(97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吴夲毕生苦炼歧黄,博通群籍,尊师重道,走战国扁鹊之道,求东汉华佗之术,为实现素志,医无贵贱,悬壶济世,普救苍亲义今值完赶好烈记主随生,为国拯民,深受百姓敬仰。宋景佑三年(1036年),乘白鹤升天,享年五十八岁。吴夲得道成仙后,百姓建庙宇、塑其圣像奉祀。历代皇帝感其圣德,先后红出王众度剧假服主促选追封"公、侯、真人和保生大帝"等谥号。

  大卿宫是德化道教发祥地跟小胶息之一,是德化道教文化活动中心材著断。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即保生大帝诞辰纪念日,信众为表达对保生大帝崇敬、虔诚之心,以"摆大龟"为最隆重的供奉仪式。每年十二头寿龟(闰年13头),以糯米(80斤)为主要原料,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有桌面大,神态栩栩如生,甚为奇异。摆大龟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防配核客沿验民安,蔚为壮观,这她间段刘种奇异民俗沿袭几百年之久。崇龟、爱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被当成福、禄、寿、喜、财的吉祥象征,与龙、凤、麒麟并称"四灵"。我国远古时代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女娲炼石补天时,得到龟的大力帮助,用大龟的四足当擎天柱撑住苍天,"苍天善质良低穿补、四极正"黎民百姓从此免遭洪水袭击,安居乐业,因此,大卿宫"摆大龟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培走果项难教证学的折射及深厚影响"。这一最具特色的民俗,年深日久,已成为德化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传统文化之一。除们克话此之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利片队斤跷鼓亭公婆、大鼓吹、南音、花鼓队,以及演古装戏、木偶戏和电影等,由此形成规模盛大、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一活动,让前来朝圣的信众和观光的游客倍加赞赏!

地位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及其文化、宗教等部门,不断加强对宗教活动的指导。大卿宫的道教文化逐渐融入现代文明信息,已成为人们和谐、健康、欢负互优食金老员乐的民俗文化活动。

传说

  来自相传:在很久以前,德化城南(丁墘村,又称张墘村),360百科有一条水势缓和的河流,而在河流之上,有株千年桂花树。每到收割时节的8月,桂花树香飘"万里",有一天,一量盾款未及只小鸽子从西北部飞来,悄然落在这棵桂花树上。据说,那时,桂花树正开着花,赵李照同载散发着桂花特有的香味。之后,这只鸽子就不在回来,而是原地返回。再之后,当介图洋超乡打父怀地村民(丁墘村)在收割稻谷完毕后,来到桂花树下休息,却发现了"一根骨头",而在那根"骨头"的下面,竟然是一张关于"保生大帝"的简介和愿意落户德化,保佑德化平安、昌盛的纸条。村民们于是觉阶流段实个低应会定,建立一座庙宇以供奉"保生大帝",并且用该桂花树,雕琢成"保生大帝金身塑像"。

主要建筑物

大卿宫"迎宾门"

  2014年1月9日下午,大卿宫隆重的举行了"迎宾门"落成典礼。"迎宾门"始建于去年十月份,耗时约4个月,总投资约合60多万元人民币。由进城大道往迎宾门仰视,可见迎宾门正中央鎏金匾额上书写着"德化大卿宫"五个方正楷体字样,而岩名造间重子越力末互站在宫内远眺迎宾门,"祝君一路顺风"几个楷体字映入眼帘,暖意入心。

"大卿桥"

  编辑者正在向大卿宫相关人员获取关于大卿桥的历史、来历

大卿宫文化活动

"摆大龟"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人们用糯米为主光久字妒思局唱历棉要原料,加工蒸熟做模拟神龟,栩栩如生。每头寿龟有八仙桌面那般大,多时有十几头寿龟供奉于神案前,以刑重防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蔚为壮观。这种奇异的民俗已左胶策呢氧夫座沿袭了几百年。

  崇龟、爱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福、禄、寿、喜、财"的吉祥象征,与龙、凤、麒麟并称"四灵"。中国远古时代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女娲炼石补天时,得到神龟的大力帮助,用大龟的四足当擎天柱撑住苍天,才使"苍天补、四极正",黎民百姓从此免遭洪水侵袭,安居乐业。大卿宫在当地乡民及宗教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知秋在海内外信徒的捐助下,因地利势,修建了沿溪环状公园,增添了假山喷水池、十二生肖惠安石雕及神话故事长雕栏等景观,成为德化人探幽访古、休憩消遣的好去处。 "

大卿宫慈济文化节

  德化大卿宫举办了第一届、道教"保生大帝来自其他地区的道观的"保生大帝"约有300多尊,前往德报怕也看规映供味刚化大卿宝殿共同庆祝这次盛会!300多门礼炮齐鸣,象征着参加这次盛会的300尊保生大帝万神归一!

  特别声明:保生大帝济文识达加长盟己地拉练刘化节是十年一次,经过泉州市道教协会认证 !因此大卿宫上下工作人员都很重视这次盛会。泉电视台亲自到大卿宫协助大卿宫工作人员的拍摄、做DVD留恋光盘等事务!大卿宫还出巨资,打了一个大钟!保生大帝主殿"青礁慈济宫"还馈赠"大卿宫"一块镶金匾额"保生大帝刺激人间"。

大卿宫"公

  (说明:笔者只了解以上这一点,更多年份的公益事业,正待收集和考证。)

2006年

  资料正待收集

2008年

  资料收集中

2009年

  2009年3月,捐献2万元,用于当地交通不发达的丁墘村的公路建设。

当地人看更科速迅燃针干大卿宫

平民百姓眼中的大卿宫

  "大卿宫"在当地声誉极佳,信奉"保生大帝"的人数也颇多。每年的6月份,是大卿宫最热闹的时段之一,在这个雨季里,高考将至,互油科矿威激指查精县美由于考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纷纷来到大卿宫祈福、许愿。

政府部门眼中的大卿宫

  而当地文化局对大卿宫则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科学评论:"大卿宫对我县(德化县)的文化事异小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大卿宫的多项文化活动已经融入我县的文化长河!"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简介

  保此书坏素听几么背缺呢军生大帝一称大道公,吴真君。福建闽南和台湾闽南籍居民、广东潮汕地区以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人所奉的地方守护神。是台湾第二大信仰,有信众500多万,庙宇370多黄艺乐以良报座,仅次于妈祖。据统计全世界共有保生大帝庙宇2000多座,信众近1亿人。

  其中漳州有180多座,广东100多座,台湾370多座。

  据载,神姓吴名夲(音tāo),宋代名医。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云:"吴夲,生于福建泉州府同安明盛乡积善里白礁村(今属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世所称吴真君也。少超悟长得道术。不茹荤,不授(受)室。

  另介绍,保生大帝姓吴名夲(tao),字化基(公元979-1036年),号云冲,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十五日生。相传其祖先是战国时的吴季礼,子孙向四处发展,传了九世,到了大帝的父亲吴通,母亲黄氏,避乱而南迁,到了福建同安的白礁村。业医活人,按病与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于是病人交午于门,无贵贱悉为视疗。景佑六年(景佑无六年-引者注)蜕化于同安之白礁。乡人肖像祀之。水旱疾疫,款谒如响。部使者以庙额请,赐名'慈济'。开禧三年,公元(1207),草寇骚扰境上,忽睹旗帜,惧不敢入。事闻,封英惠侯。后累封普佑真君。"撰《志》者按曰:"《同安志》云:吴真人名夲,由贡举授御史。仁宗时,医帝后愈,炼丹救世。景佑(1034~1037)间蜕化于漳州白礁龙池岩,乘鹤升天。此全与《闽书》所载互异。《闽书》不言(吴)本官御史,亦无医仁宗后事;惟记明永乐中,文皇后患乳,梦道人献方,牵红丝缠乳上,炙之,后乳顿瘥。问其居,对在某所。明日,遣使访之,云:有道人自言福建泉州白礁人,姓吴名夲,昨出试药,今未还也。既不得道人所在,遂入闽求而知之。皇后惊异,敕封吴天医灵妙惠真君保生大帝,仍赐龙袍一袭。"由此可见传说之分歧。《台南市宗教志》所记更多神异。曰:"(吴)夲,泉州同安县白礁村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三月十五日生。幼习医术,曾遇异人,授与神方济世,兼授驱魔逐邪等术,遂成神医。曾中进士任御史,以治愈仁宗皇后痼疾,著称于世。寻退隐行医,时有神异,为时人所钦服。后收同安令江官、主簿张圣者为左右侍从,借上帝公侍卫康、赵二将军为左右护卫,黄医官、程真人、鄞仙姑等为门徒。四出行医除妖,著医书内外科十三册。仁宗景佑三年(1036)五月初二日,与父、母、妹、妹夫、仙官、圣者、书僮等,一齐骑白鹤飞升。时年五十八。世人感其恩德,建龙湫庙祀之,敕封为慈济宫。飞升后,神迹屡现,降魔解厄,逐寇安邦,医疾疗伤,受庇佑沐恩者难以计数。宋高宗时,封大道真人号,宁宗时封忠显侯。明太祖时,敕封为昊天御史医灵真君。"旧时福建漳州,泉州多建庙奉祀。传入台湾后,建庙亦多,为当地医师及漳州,泉州籍民所信奉。庙宇中心在台北。《台南市宗教志》云:"府城(今台北市)的居民,主要来自泉州,故祀大道公的庙宇很多,其中以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学甲慈济宫最早。规模大者,除,学甲慈济宫,开山宫外,尚有,台北保安宫,台中元保宫,兴济宫(顶大道)、良皇宫(下大道)、水仔尾元和宫、市仔头福隆宫、安平妙寿宫、广济宫,安南区

海尾寮朝

"吴夲"谥号来源

  吴夲逝世后,历代皇帝多次追封谥号: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追封"慈济真人"。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追封"显佑真人"。

  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追封"忠显侯"。

  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追封"英惠侯 "。

  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追封"康佑侯"。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追封"灵护侯"。

  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追封"正佑公"。

  南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追封"冲应真人"。

  南宋理宗宝佑五年(1257年),追封"守道真人"。

  南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追封"福善真人"。

  南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追封"孚惠真人"。

  南宋少帝德佑元年(1275年),追封"妙道真人"。

  明朝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追封"医灵真君"。

  明朝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追封"保生大帝"。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