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矮籼占,籼型常规水稻,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主要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 中文名称 矮籼占
- 作物种类 稻
- 品种名称 矮籼占
- 审定编号 粤审稻2006036
- 亲本来源 粤野占21(♀) 源籼占(♂)
基本信息
作物种类: 稻
品种名称: 矮籼占

审定(登记)编号: 粤审稻2006036
审定(登记)年份: 2006
审定(登记)单位: 广东
选(引)育单位(人): 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粤野占21/源籼占
是否转基因来自: 否
特征特性
病圃鉴定叶瘟为5级,穗瘟为5级;中抗白叶枯病(3级)。
产量表现
2002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383.29公斤,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3.54%,增产不显著;2003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390.42公斤,比对照种减产6.15%,减来自产显著。2003年晚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2.3公斤,比对照种减产0.80%。日产量3.41~3.72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⑴秧龄不应过东善沿审注决诉右长,早造20~25天,晚造不宜超过15天,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⑵亩植基本苗8~10万,亩有效穗控制在22万左右;⑶注意防治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360百科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用粤野占21/源籼占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优质高产常规稻新品种-矮籼占,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理化分差国罗半广析鉴定为国标优质一级米,突破了我省国标优质一级水稻新品种的零记录。据悉,该品种是早造中古明听讲熟、晚造早熟、感温型协籼稻。2002年晚造参铁才配迫毫病造田以加省区试,平均亩产383.29公斤,比对照粳籼89亩产370.17公斤增产3.54%,亩增13.12公斤,达损亲认增值15.74元(同价计)。在稻米品质方面,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理化分析鉴定,主要理化指标:整精米率59.5%,垩白粒率4%,垩白度0.4%,直链淀粉含量1调具7.32%,胶稠度79异述英子抓几毫米,理化分70分。米粒长6.5毫米,长宽比3.3,透明度2级,晶莹外观好,蒸煮性良好,饭味好,为国标优质一级米,是近年我省区试品种经鉴定唯一达国门抓权标优质1级的新品种。广东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外观品质鉴定为一级优质米。
在抗性方面,经接菌鉴定,稻瘟病中B、中C和诉总抗性频率分别为74.3%、59.1%、69.1%,白叶枯病3级为中抗,稻石均误瘟病圃鉴定叶瘟和穗瘟均经强理破消批建为5级中感,试验示范大田生产尚未发现感染稻瘟病报黑含,田间纹枯病轻。表现耐寒性强,抗倒耐肥,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
据省种子总站良繁科介绍,按照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有关规定,矮籼占将继续参加今年晚造省品种区试,如果各方面表现达标,最快可望明年通过审定。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