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三宝

百科

丽水三宝是指浙江省丽水市出产的三种文化遗产--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

  • 中文名称 丽水三宝
  • 介绍 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
  • 丽水 地处浙江西南面
  • 2006年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9年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丽水有三宝!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 (Longquan celadon, Longquan sword, Qingtian stone carving)。

  丽水来自,地处浙江西南面,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龙泉青瓷、宝剑和青田石雕等传统工艺品伴着远古的气息誉满天下。

  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合称"丽水三360百科宝"。

简介

  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青田石雕同时入选第一在好望战晶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或烧推别多渐必支扩录,其中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更于2009年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目前"人类非遗"中全球唯一的陶瓷类项目。

  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都是历史非常悠久,龙泉青瓷烧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龙泉宝剑则有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而青田石雕生产历史也有1700多年。然而这些文化瑰宝曾一度处于无人问津、濒临失传的状态。解放后,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相继得到发展丰级与棉研造,并成为"丽水三宝",成许诉黑模为丽水文化的一个代名词。丽水三宝还经常被当做国礼,享誉海内外。药流来乱田比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五间端味育温节百只中国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客人。青田石雕并不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荣耀,从印尼型权流祖诗地具确河清点总统苏加诺、日本无时钟社松夫至么首相田中到朝鲜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荣幸的担当了中国艺术的代表,人民友谊的使者。

丽水三宝网

  丽水三宝网 是领先的、专业的吗训他百七促程体三宝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以瓯微的高清云图片展示技术为核心,搭建的丽水三宝特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三宝特产行业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并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为"丽水三宝"走向世界的阶梯。

丽水三宝

  "丽水三宝"享誉海内外

  走进丽水市白云森林公园,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带着些许的花草芬芳。公园入口处几幢明清仿古建筑伫立在丛山绿树中,这就是丽水三宝展示厅,将集中展示龙泉青瓷、宝剑和青田石雕精品的场所。

  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来自、青田石雕都是历史非常悠久,龙泉青瓷烧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龙泉宝剑则有2000多年的生360百科产历史,而青田石雕生产历史也有1700多年。然而这些文化瑰宝曾一度处于无人问津春两总核参概引位、濒临失传的状态。

  解放居木周袁预铁后,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相继得到发展,并成为"丽水神伤怀流要验化施三宝",成为丽水文化的肥八绍苏复感题必一个代名词。丽水三宝还经常被当作国礼,享誉海内外。比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五百只中国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客人。青田石雕并不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荣耀,从印尼总统苏加诺、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鲜的金日成主席青别继哪细静天短,青田石雕都曾荣幸的担当了中国艺术的代表,人民友谊的使者。

  近几年来,丽水市迫岁春令病负委市政府努力扶持丽水三宝行业,并积极推荐"丽水三宝"。在义乌的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丽水三宝与世界文化产业接轨;在杭州举行的丽水文化精品展上,丽水三宝惊艳了整个杭城;丽水三宝借力上海世博会,让传统的"丽水三宝"亮相"世界之窗",推向全世界。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蕴含着中华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丽水三宝将得到永久的史活干酒衣村视台因的保留和传承。

龙泉青瓷

龙泉窑青瓷

  2007年12月27日,"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在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里,珍藏了大量出自龙泉古窑的青瓷器。

青瓷 古代制瓷工匠

  龙泉烧制坚宗助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求就转宣开息氧课具卷到晋代。到北宋时,龙泉青瓷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中国著名的龙泉窑系,为宋代全国最大的瓷业中心。

  龙泉青察快深瓷有哥窑和弟窑之分,哥窑的特点花英般井组,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呈现金丝铁线,瓷口铁柱的特征。弟窑的特点,是白胎厚釉,瓷器的外形特征是光洁不开片。

青瓷

  龙泉青瓷既感动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在国外它的美名叫"雪拉筒"。从宋代起,龙泉青瓷就通过一条海上的陶瓷之路,远销到亚非欧三大洲,这是法国巴提轴企杂宜内额黎的一家博物馆,它以收藏中国瓷器闻名与世,在这个博物馆里千开微吧米群编酒金等月,我们看到它收藏了一万两千多件中国瓷器,几乎涉及了中国瓷器史的整个体系,这些藏品中有许多是龙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只要收藏瓷器,几乎都会有龙泉青瓷。

代龙泉窑执壶

  徐朝兴13岁那年,就想到当地的一家小瓷厂当学徒,因为主人嫌他年纪太小而拒绝掌护右五修别记范输了他。当时徐朝兴执意要留下来帮忙,厂方看他勤奋好学,于是同意让他留下来试试。两年后,徐级迅合宜正机波迅朝兴成了恢复龙泉青瓷仿古小组里丝鱼各势防活原穿最年轻的学徒。那年他15岁。龙泉窑在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但它的工艺在延续了几十年后,釉色配方就神秘的消失了,作为官窑的传世哥窑,至今仍未找到这一官窑遗址,而成为千古之谜。

  徐朝兴日后传奇般的人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的,15岁的他拜技艺高超的龙泉青瓷传人李怀德为师,由于他的刻苦努力,1980年被提拔为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他的作品不仅进入了北京中南海紫关阁,而且在市场上也卖出了很高的价格。

  创新是今天的龙泉青瓷艺术更加充满了活力,在年轻一代的龙泉青瓷艺人卢伟孙的作品陈列室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传统的继承,而且能欣赏到更具时代气息的创新青瓷作品。

  龙泉的叶小春和他的兄弟,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在2001年将失传了近千年的哥窑青瓷冰裂纹重现于世,并且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里在拼装的是一种新型的浮雕瓷画,它把龙泉青瓷和诗书画以及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是一种新开发的装饰品,龙泉青瓷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个名为振兴龙泉青瓷的计划。

龙泉宝剑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龙泉发现了古代铸剑大师欧冶子的两把越王剑,虽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仍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毫无锈蚀。

龙泉宝剑 制剑

  龙泉宝剑的传统铸造方式,全部由手工完成,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锻、铲、锉、刻、淬、磨等28道主要工序。其中锻打是剑师们必须熟谙的基本功,流传着"进门先敲三年铁"的说法,这个阶段的铁匠、剑师同为一家。象这道工序是磨剑,从粗磨到细磨,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龙泉剑

  龙泉宝剑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济、纹饰精致四大特色而著称,人们常说,宝剑出鞘必要伤人,这显然是夸张之词。可是龙泉宝剑冷不防从剑鞘中霍然抽出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栗。只有在一种叫"亮石"的磨石上,磨制出来的宝剑,才能闪烁道道寒光。正是这种神奇的寒光,才能吸引人们的注目。

  龙泉宝剑的选材十分考究,有"三斤毛铁半斤钢"的说法,锻打的火候要掌握得当,成分均匀,花纹清新;淬火的方式也很独特,研磨更十分讲究。为了使剑能够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铸剑师往往要将铁块不断地折叠复合,千锤百炼。才能使剑产生独有的"异光花纹"。因而成为国家级的高贵礼品。

  这位23岁的外国小伙子来自挪威。他从小爱好中国武术,由于精通洪拳,就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飞洪。整整7年的习武经历,让飞洪痴迷于中国武术的同时,更迷上了龙泉刀剑。"到中国去学锻造龙泉宝剑"成了飞洪最大的人生梦想。通过网络搜寻,他知道了铸剑大师周正武。2004年11月,飞洪第一次来到了朝思暮想的龙泉,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周正武。他要拜周正武为师。

  自古以来,人们不仅爱剑、藏剑、舞剑,更喜欢论剑。

  这个剑是武士能用,文人也能用。或者说男子可用,女子也能用的一种兵器。

  很难想象,一个皇帝拿着一根棍站在他的金銮殿上,也很难想象,一个文人拿着蓝牙棒和青龙鸳鸯刀,也很难想象,一个女子背着一根长矛出现。

  宝剑,它就是这么一种神奇的兵器。其实它也不完全是兵器,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

  如今,在龙泉剑铺林立,各类铸剑企业有几百家,从业人员有几千人,龙泉成了名副其实的剑都。在彰显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中,龙泉宝剑深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吸引了影视界的注目。继《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四部金庸武侠剧后,著名制片人张纪中又推出了金庸力作《碧血剑》。剧中第一次在道具上使用了"真家伙",也就是四把量身定做的龙泉宝剑。

  这是一片传说纷纭、神奇无比的秀山丽水,这是一片精美绝伦、如梦如幻的绿谷,它铭刻着4000多年脍炙人口的文人逸事,它记录着23万海外游子的酸甜苦辣,它汇聚了丽水人民的智慧,体现了瓯江山水的精神。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蕴含着中华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丽水三宝将得到永久的保留和传承。

青田石雕

青田石改变了篆刻发展历史

  公元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在这一次改变了世界格局并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访问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五百只中国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客人。大洋彼岸的客人对青田石雕并不陌生。三百年前,一批来自东方古国的人们,正是用这些奇妙的石头敲开了欧洲和美洲的大门。青田石雕并不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荣耀,从印尼总统苏加诺、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鲜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荣幸的担当了中国艺术的代表,人民友谊的使者。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

  在一千五百多年的青田石开采历史中,青田人把这一座封门山看作是心中的圣山。这里出产了青田最名贵的石料,封门青、灯光冻、蓝星、黄金窑,材质美与外观美的相互交融,完美结合,点燃了文人雅士创作收藏的欲望,倾倒了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的石谜、石痴。 最早发现青田石的与众不同并使它脱颖而出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第一个用青田石制印的是明代的篆刻艺术开山鼻祖文彭,宣告了沿袭二十多个世纪的铜印时代的寿终正寝。

  到了清代,青田石从众多名石中脱颖而出,广受宫廷内外和朝野上下的喜爱。公元1790年,正逢乾隆八十寿节,当时的浙江巡抚投其所好,用上好的青田灯光冻石赶制了六十枚形态各异的宝典福书印章,作为寿礼献给乾隆。乾隆看后,龙心大悦。这一套宝典福书印章,至今仍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近代青田石以其卓越的品质,渐渐托起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国际级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青田石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雅之堂,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之中。

  对许多名人雅士来说,青田石既可寻笔墨情趣,亦可以托物言志。随着时代的变幻更替,岁月的潮涨潮落,它们和这大自然的精灵,两情相悦,结为了知音,成为了知己。

  在倪东方大师的书斋里,有这么一块名扬天下的奇石,看上去就像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披着薄纱在小睡,给人以美妙的观感和联想,实际上这是一块原石,倪大师只是对它抛光去痕,

  大器晚成的倪大师,出身在石雕世家,30岁开始石雕创作,50岁才开始真正步入艺术殿堂。五十年来,勤奋过人的他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石雕艺术品。今天年已八十的大师,虽然名满天下,但依然每天孜孜不倦,刀耕不已。

  正是历代艺人的不懈探求,勇于实践,青田石雕逐渐形成了精细入微,繁简有致,造型逼真的风格和特色。

  汇集了中国四大雕法于一身的牛克思的作品,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艺术品。

行业大师

  大师库为2013年最新版官方排名(排名不分先后)

青田石雕大师库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9

  林如奎、周白琦、倪东方、张爱廷、林福照、林汉立、周金甫、张爱光、林观博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26人

  林伯正、陈小甫、徐永丽、叶品勇、张海政、裘良军、林爱平、刘银华、傅献君、黄银松、陈建毅、杜小亮、留大伟、马兵、李德、卓乃枢、

  徐岳军、戴春平、夏福仁、朱虎、叶军荣、徐伟军、潘锡存、潘成松

  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38人

  杨楚照、林加俊、项灵均、陈长青、叶品然、林克勤、林青民、叶碎巧、林骏平、 林建茂、邱中平、孙勇平、金长厚、潘建羽、叶高君、高树光、曾宇江、陈文华、 吴松林、叶志伟、孙爱军、庄孝通、徐洪南、潘正伟、陈伟军、雷顺凯、张海华、 陈国平、庄伟平、夏江志、张亲芳、徐永泽、刘宙、杜立华、王爱军、姚光甫、郑福亮、陈爱平

龙泉青瓷大师库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

  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 张绍斌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5

  陈坛根、徐定昌、卢伟孙、陈爱明、陈显林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6人

  叶小春、胡兆雄、徐凌、董炳华、陈先明、金逸林、王传斌、李邦强、毛丹阳、杨建琴、徐峻清、夏侯辉、张晞、梅红玲、毛伟杰、竺娜亚

  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29人

  廖小林、丁绍杰、余正清、徐小康、廖秀珍、龚益华、蒋小红、叶小军、徐晓峰、陈少青、吴小萍、李建芬、徐殷、金逸瑞、周方武、李成汉、王利军、叶小伟、陈相源、龚伟康、潘建波、苏伟、吴学远、陈华、郑伟东、季友泉、兰宁莉、叶伟、陈宣蔚

龙泉宝剑大师库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

  陈阿金、沈新培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5

  季樟树、季长强、张叶胜、周康有、郭家兴

  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10人

  朱建林、叶伟南、郑国荣、陈少卫、赵沛炎、邹建明、郑伟平、谢明荣、周唐强、沈州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周正武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