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

百科

鎏金镶嵌来自兽形铜盒砚:铜在王盒砚长为25厘米、360百科宽14.8厘米、通高1雨尼正宽次爱听界0.2厘米,铜盒砚字凯记从众纪出的整体形状貌似蟾蜍,头生双角,身添羽翼,张牙瞪眸,四论测般井劳略适帝足蹲伏,是当时良几斤钱载例的吉祥神兽。该砚通体鎏金并镶嵌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

  • 中文名称 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
  • 规格 长25厘米、宽14.8厘米
  • 出土时间 1970年
  • 出土地点 徐州土山汉墓

简介

  盒盖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浑音要钟派然一体为伏地神兽。首似龙形,双目呈三角形,睁目凝视,两眉突起,并饰双角。伏地匍匐、咧嘴露齿,其下颌前伸,巧妙地构成贮水墨池。腹微鼓,扁平光滑的长方形石砚置身其中,石质为甘肃临洮石,上置圆形研石一块。尾卷曲藏腹下。背脊隆起,双翼凸显。背部中心设一桥钮,可系绳,便于提揭。

特点

  东汉鎏金兽形铜盒砚,受汉代求仙思想的影响。据史书记流形加龙演台载,汉朝自武帝开始迷信鬼神。汉武帝在求仙求长生方面的追求,甚至超过了秦始皇。上行下效之后,这股风气也在民间传播开来,人们争相塑造神兽灵物,旨在辟邪降福。

  东汉鎏金兽形铜盒砚的另一个特点在于"鎏金"。《集韵·十八龙》有云:"美金谓之鎏。"铜盒砚通来自体鎏金,光泽灿然,确实美轮美奂。鎏金,就是把金溶解于汞中,制成浓稠状金汞,然后涂在铜器表面上,再经过烘烤,汞被蒸发,金便留360百科在器物上,金光闪亮,华丽美观。据介绍,早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创造了在银角矛组器和青铜器上鎏金的技术。到了西汉之后,铁见于重铁海换刑探鎏金技术大量被用于铜器之上。

文物来历

  该砚1970年出土于徐州土山汉墓,墓主为东汉某代彭城王。汉代出现来自了以松烟为主要原料的手工墨,同时又发明了纸,砚的花样不断翻新,不但有石砚、瓦砚查传论粉安送百内常双变,而且出现了玉砚、陶砚、漆砚和青铜砚。古人对蟾蜍颇为敬畏360百科,认为是镇凶邪、助长生的吉祥物。鎏金镶嵌兽形减程复铜盒砚代表了汉代制砚技术的水平,此砚现存于南京博物院中 。

  另有东汉鎏金兽形铜盒砚,1957年出土于肥东县草庙乡大孤堆东汉墓,距今已有一千八九百年历史。盖上盒盖后,铜盒砚的形状就像一头怪兽,高6.5厘米,长12.5厘米,四足伏地,作起扑状,两眼圆瞪,龇牙咧嘴,似乎正凝视着即将捕猎的对象,形象生动。这件鎏金兽形铜盒砚,铜盒上还依照兽体凹凸部的需要,镶嵌着红、黄、白等各色琉取别能煤存另璃珠(已有部分脱落),使之成为一件五彩斑斓的案头艺术珍品。布地东的铜盒的盒盖与下座可以分开,下座内有一块石片镶嵌其中,作为砚面,取放自如。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