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S晚2号,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选育,适宜福建省中低海拔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 中文名称 金两优33
- 作物种类 稻
- 审定编号 闽审稻2005009
- 审定年份 2005
- 审定单位 福建
特征特性
该组合具有弱感光性,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4.2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4.2天。群体整齐,植株高,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粒重大,熟期转色好。株高131.5厘米,每亩有效穗15.92万,穗长27.8厘米,每穗总粒数181.7粒,结实移山家让溶父读降率78.76%,千粒重31.3克。两年抗稻瘟鉴定综合评价为感(S)稻瘟病。米质经检测,糙米率79.3%,精米率71.0%,整精米率59.2%,粒长7.3毫米,长宽比2.9,垩白率83%,垩白度11.6%,透胜甚模话周构京触谁道胡明度1级,糊化温度5级,胶稠度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3%,蛋白质含量7.7%。
产量表现
2003年参加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41.58公斤,练还比对照汕优63增产15.19%,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来自续试,平均亩产585.8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89%,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1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6%。
栽培技术
作中稻栽培,播种期安排在4月中至5月初,采取稀播种育壮秧,秧龄30~35天。该组合穗大粒多,插植规格以23.5×23.5厘米为宜。施足基肥促早发,早施追肥。水分管理上,来自掌握前期浅水促蘖,够苗烤田,水层孕穗扬花,后期以干湿交替为希深兵宜,不能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灌浆。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种植区域
适宜福建省中低海拔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