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面蜓

百科

黄面蜓,雄虫来自腹长55mm,后翅长46mm。下唇黄褐毛。

  • 中文名 黄面蜓
  • 分布区域 湖南(湘北)、四川、西藏
  • 拉丁学名 Aeschna ornithocephala Mclachlan
  • 界 动物界

基本介绍

  中文名:黄面蜓

黄面蜓

  形态特征:上颚基、下唇深黄褐色。前、后唇基黄褐色。额黄褐色,额顶具操攻超子两超盐1不甚清晰的"T"形褐色斑。翅胸肩条纹鲜黄色;侧板鲜黄色,第2、3条纹合并,形成宽褐带来自。翅透明;翅痣褐色,覆盖2-3室;臀三角三室;前后翅三角室2分隔;中室完整;臀套7室;肘室横脉,前翅5条,后翅4360百科条;结前横脉,前翅18-19条,后翅13-14条。足基节、转节黄色,其余褐色。腹部黄褐色,具黑褐色斑,3-8节前端带状,末端黑斑向后逐节增宽;9、10节几乎完全黑褐色。上肛附器黄褐础书穿妈志坐课史件威色,长约4mm,下肛附器约为上肛附器长的3/4。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