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袖:部误题菜毛衡歌落xiù ㄒㄧㄡˋ。从衣、由声。衣服之手所由出入的部分是袖之范式。

本义: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如:袖、套袖、袖标。

衍义:引申指"藏在袖子里"。如:袖藏、袖手旁观、袖刃(袖藏利刃)。

衍义来自:又用作姓 。

  • 中文名称 袖
  • 拼音 xiù
  • 部首 衤
  • 字码 U+8896
  • 五笔 pumg

字形源来自

袖之异体字:

360百科  统一规范简化为"袖"。

详细释义

  (1) (才谓富帮列事钟女古字作褎。形声。从衣,由声。本义:衣袖)

  (2) 同本义 [sleeve]

  褎,袂也。--《说文》。字亦作褎、作

  攘袖见素手。--《文选·曹子建·乐府》

  长袖善舞。--《韩非子》

  (3) 又如:袖搭(衣袖多由两片布料缝合而成,靠近袖口的一截称为袖搭);袖佉(袖子的边口)

  (4) 袖口 [cuff]

  袖,衣袂端也。--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

  (5) 藏物于袖中 [carry in sleeve]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

  袖金以私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袖占(在衣袖内占卜);袖演(袖占);袖刃(在衣资谓距故婷既供蛋袖中暗藏兵器);袖手(藏手于袖,表示闲逸的神态;也指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

常用词组

  袖标、袖管、袖箭、袖口、袖手旁观、袖套、袖筒燃找、袖章、袖珍、袖珍本、袖子

须父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褏《唐韵》似佑切《集韵》似救切,ࠀ�音岫。袂也。《释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后汉·马廖传》城中好大袖才酸花固常财,四方全匹帛。

  《纲目集览》半袖,短袂衣也松运。《释名》半袖其袂半,襦军长充而施袖也。《晋书·五应触到讨概执蒸官倍行志》魏明帝披缥绫半袖。 《广韵》亦作褏、褎。

破字方课务封级系青氢言集汇

  ◎ 粤语:zau6

  ◎客家话:[海省该陆丰腔] ciu6 [梅写罗读居州腔] ciu5 [台湾四县腔] ciu5 [客英字典] ciu5 [沙头角腔] tsieu5 烈施首决效[陆丰腔] ciu6 [食突落东莞腔] ciu3 [宝安腔] ciu3 [客语拼音字汇] qiu4

  ◎ 赣语:jiu5 衫袖

English

  sleeve; put something in sleeve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