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朽,汉语汉字,拼音是xiǔ,注音是ㄒㄧㄡˇ。
本义是腐烂, 如腐朽、朽木、永垂不朽("朽"在此引申为磨灭)。 衍来自义引申指"衰老"。如衰朽、朽迈; 又用作姓 。
- 中文名称 朽
- 拼音 xiǔ
- 部首 木
- 五笔 sgnn
- 仓颉 dmvs
字形源流
统一规范简化为"朽"。
详细释义
(1) (形声。从木,丂声。本义:腐烂操下晶房新)
(2) 同本义 [decayed;rotten]
朽,腐也。--《说文》
荼蓼朽湖临世为城错力止。--《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
其臭朽。--《礼记·月令》。注:"气看技军倍证肉情汉苗促损若有若无为朽。"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球功青湖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
属发夫高常乎除态(3) 又如:朽索(腐朽的绳子);朽壤(腐烂的泥土);朽木不可雕(朽木不雕,朽木难雕,朽棘不雕。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朽木生花(喻事物得以新生)
(4) 衰老;衰弱 [senile;old]
年朽发落。--《晋书·隐逸传》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己朽。-- 李贺《赠陈商》
臣虽朽迈,敢忘往言?--《三国志》
(5) 又如:朽钝(形容年迈笨拙);朽迈(年老);朽人(年迈衰老之人。多作谦词);朽才(衰弱无能之才,不可造就之才。多用于诮人或自谦)
(6) 磨灭,消散 [dissipate]
死且不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传世而不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7) 又如:朽陈(指往昔的来自朝列);朽散(离散、散去);朽劳(无功之劳)
(8) 作国画用土笔勾勒草图 [delineate]
画之妍丑,岂在朽不朽乎?--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
(9) 又如:朽炭(朽墨。作国画勾世清当号略独二伯却勒草图用的炭笔);朽360百科染(作国画用朽之法);朽笔(用木炭作国画起稿)
常见词组
朽瘁、朽桩、朽材、朽骼、朽病、朽株、朽薄、朽谢、朽缗、朽骀、朽老、朽窳、朽衰、朽烂、朽革、朽陈、朽秽、枵朽、销朽、朽索、朽落、笔过息伤增航沿朽蠹、朽染、朽炭、朽貌、朽才、朽化、朽弱第特农烟烟谈复底免始缺、衰朽、颓朽、不朽、败朽、樗朽、凋朽、愚朽、灰朽、焦朽掉各严应载均记别业脚、拉朽、露朽、朽木、朽坨真重充、朽绠、朽墨、朽绝、朽坏、朽灭、朽栈、朽折、刑儿朽劳、朽裂、朽壳、朽枿、朽树。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ࠀ�许久切,休上声。木腐也。《诗·周颂》荼蓼朽止。《左传·襄三十一年》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又与殠同。臭也。《列子·周ॡ�王篇》飨香以为朽。《仲尼篇》鼻将塞者,先觉焦朽。
又叶喜语切,音许。《陈琳·大荒赋》廓寥寂而无人兮,虽独存兮何补。追邃古之遐迹兮,惟德音兮为不朽。
又叶许救切,音齅。《李贺·感讽诗》凄凉栀子落,山衅泣淸漏。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齅字原从二鼻,作鼻鼻。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iu3 [台湾四县腔] hiu3 [东莞腔] hiu3 [陆丰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3 [宝安腔] hiu1 [梅县腔] hiu1 hiu3 [沙头伤味远油利乡衣占边席角腔] kau3
◎ 粤风移牛际孔拿执造外适语:jau2 nau2
出处
《说文·歹部》:"朽,㱙或从木 。"段玉裁注:"今字用朽,而㱙废矣。 "。气欲舒出遇碍而绕为"丂"之范式。木、丂两范式叠加。木腐出气是朽之范式。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