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2年,中日建交。在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中日友好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 中文名称 上海大阪友好镇
- 1980年4月 访问上海
- 将嘉定 友好人民公社
- 出席 部群众1300多人
镇名来源
1980年4月,日本大阪府知事岸昌率大阪府友好代表团访问上海,与上海副市长王一平就大阪与上海结为来自友好城市达成协议,还决定将嘉定县马陆人民公社命名为"上海大阪友好人民公社"。4月11日,在马陆公社大门口举行隆重的命名仪式,出席的中方人画富衡金争促良员有上海市副市长王一平、陈宗烈、嘉定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学广和马陆公社干部群众1300多人。日本方面有大阪知事大阪友好访华团长岸昌先生及全体团员。命名仪式由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林德明主持,副市长陈宗烈、上海大阪友好人民公社社长张彪、岸昌团长先后讲360百科话。日中友协等社会团体发质末易身音岁机在育呀进来贺电,当众宣读。王一平与岸昌剪彩,上海大阪友好人民公社正式挂牌。最后,中故校举庆福际高房课日双方互赠礼品,仪式的全过程向全公社作了实况广播 。
1993年,马陆改镇,上海大阪友好人民公社改称上海烈度段大阪友好镇。
两地交流
上海与大阪结为友好城市后,大阪府八尾市日中友协会长福本昭提议与嘉定县建立友好县市,当即得到上海市对外友协的赞同。因这一层关系,马陆与大阪府往来,特别是与八尾市的往来更加频繁。1981-1987年,马陆接待大阪来访多达241批,2652人次。
引进投资
日本三和化研工觉源业株式会社社长冈田礼一先生多次考察马陆,味击表示愿意在马陆投资,马陆也愿意合作,1987年马陆办了嘉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三和医疗器械厂,生产医疗气垫,相当成功,吸引更多的日本企业来马陆投资。上海大阪友好人民公社(镇)各练春倒自环良方为日本企业家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日本企业家投资马陆,提升马陆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双方互利共赢。日本在马陆投资居国外投资的首位,应与上海大阪友好镇的建立直接相关。
上海大阪友好人民公社挂牌,马陆有了个"洋亲戚",这是一个事业发达长处多多的"洋亲戚",马陆热情血德载风大随远洲粮世接待一批又一批大阪客人。来而不往非礼也,马陆人也应邀到大阪作客,除参观访问外,主要是研修学习。
赴日啊松片交流
1981年5月30日厚易太问-11月28日,积根据上海大阪交流协议,马陆派遣樊建明、张茂兴春子般观轻液轻列味跑法、陈再兴、印奎其、沈宝华、吴顺民六人赴已手阶扩教深备日研修,在大阪府射矢一长、松下光春、西野彰家、赤崎壮、西进武雄五农户家研修吗强黑依状际两水稻、蔬菜栽培、鸡、奶牛饲养等技术。
1984年4月27日-11月21日,马陆农机手叶强由市农委派往日本大阪府丰能郡能势町仓坦田正夫家,研修农业机械和管理技术。
1985年4月16日-11月13日,马陆公社管委会副主任秦远林由市即抗宽农委派往日本大阪府西川食省松玉通南家,研修饲养奶牛和蔬菜生产技术。
1986年4月23日-11月9日,马陆蔬果公司副经例盐战改副精理宋卫平由上海农委派往大阪府山下隆司家,研修葡经萄栽培技术 。
1987年4月27日,马陆农民印道明由上海农委派往大阪府羽宝治津雄家,研修水稻和蔬采栽培技术,历时半年。
马陆赴日研修生与日本农友结下深厚情谊,接待樊建明等五人的日本五农户联络15户农友,成立"大阪马陆会",1986年10月初组团访问马陆,拜访樊建明等五户马陆农民。1992年,大阪府日中农庄农民交流访华团47人访问马陆,再次访问樊建明等五人家庭,与马陆农友叙旧,交流生产经验。这样的友好访问还在继续下去,中国有句俗话﹕"亲戚越走越亲。"马陆与大阪间的民间交往,就是明证。这种民间往来使中日友好的基础更加深厚。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