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得懿

百科

得懿,男,辽宁朝阳人。华东政法大起干台又还否大学教授,中国社觉扬思船段源顶读细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主要从事海商法、国就才看条零史盾到圆际经济法以及国际私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来自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中国海商法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副会长。

  • 中文名称 马得懿
  • 籍贯 辽宁朝阳
  • 学位 法学博士学位
  • 职位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 研究领域 海商法、国际经济法

教育背景

  1.2009年,来自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2.2010年,进入中国宜财路八径化速和脱抓社会科学院法学研复上欢析推命策边油落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1993年7月-360百科-2001年9月,香港空领打将讨主经己导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O海现地口乐稳露额OCL)集装箱商船队工作。(其间1998年6月--1999年4月凯便任,从事国际贸易和船舶管理工作。)

  2.2004害终年4月--2007年12月,烟台大学法学院任教。

  3益当两.2008年1月,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任教,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国际航运法律学院教授。

学术成果

  1.海商法文化论略:基于"无单放货"问题的另类思考,《当代法学》(CSSCI源)2009年第1期;

  2.海上货物运输法理论流变的哲学回应,《国际商来自务》2009年第2期和第3期。

  3.FOB条件下卖方权益风险问题研究,《法商研究》(CSSCI源)(2008年第4期)

  4.海域使用权权能的合理性膨胀:海洋环境损害救济之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论托运人的衍生性:由单一到多元的嬗变,《中国海商法年刊》2客实同食洲妈二学天客007年卷;

  两答乱介划坚派总盐历件6.海商法的渊源意识,《比较法研究》(CSSCI源)(2007年第5期);

  7.运输单证新考量,《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8.船舶碰撞诉讼证据采证标准探讨,《烟360百科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源)(2005年第3期);

  9.海商法教学模式的重构,《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8卷,教育特刊);

  10.试析我国海上人身伤亡损害呢打蒸法律救济有关问题,《中国海商法年刊》(2002年卷);

  11.谈实际承运人责任的双皇议待解诉节宪菜款率重属性,《法学杂志》(CSSCI源)(2005年第3期);

  12.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证明之提单的功能异化,《当代法学》(CSSCI源)(2005年第4期);

  13.创设船舶用益权,《中国起试角石限斤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14船舶碰撞法新形态,《政法论丛》(2005年第6期);

  15.海上货物运输法统一化略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抗固沿完只社科版)(CSSCI源)(2006年第1期);

  16.历史地体系地认识航海过失免责,《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总纪求17.《新世纪.新思维.新探索》,沈阳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18船员劳务经营主体的形式及其法律责任,《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9.舶碰撞所形成诉讼证据的特征,《天津析节就省变统航海》(2005年第1期);

  20.舶碰撞诉讼的采证或局走继热位烧,《中国水运》(2005年第2期);

  21.《海商法》所界定的实际承运人的思考,《当代法学》(2002年第7期);

  22.海上人身伤害法律救济问题研究,《中国海商法年刊》2002年卷。

  23.航海落田空议洲试联怀位朝敌过失免责的生命力,《河北法学》2002年件宣则需;

  24海商法下船长法律地位《中国海事》(2002年第1记洋围星现维官0期);

  25上货物运输合同格式条款之考衣基效井静其宣可件量,《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6舶碰撞诉讼中采证的对象的确定及其法律效力,《值盟车女限安然别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续法照位006年第1期)

  27海事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构筑,《中国水运》(2003年第4期);

  28船舶碰撞诉讼很夜这证据的收集,《天津航海》(2003年第3期);

  29海上人身伤害的法律救济,《中国水运》(2003年第9期);

  30《各国(地区)海商法汇编》的编译工作(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31运输中集装箱法律属性探微,《海事司法论坛》(2003年第4期);

  32劳务经营主体的法律责任,《中国水运》(2005年第3期)。

  33.民事特别法教学的"财经模式",载《航海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34.培育环渤海区域邮轮经济法律问题论略,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5.《基于自治与管制平衡的法律机制--以辽宁沿海滩涂的保护与利用为例》,《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18卷)第10期。(CSSCI源)

  36.《海商法文化下解除"无单放货"困惑之探讨,载王保树主编《中国商法年刊》2010年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

  37.我国航运补贴的制度构架,载《国际经贸探索》(CSSCI源)2011年第11期。

  38. 无居民海岛国家所有权之考察,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个人著作

  1.《新世纪.新思维.新探索》,沈阳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2.《海商法及其哲理化初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3.《海运服务贸易法的"区域性"考察》,合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4.《海上货物运输法强制性体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5.《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法律视域》,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