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盖鳞毛蕨(学名:Dryopteris subexaltata (Christ) C. Chr.)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棕褐色、宽披针全缘鳞片,分布于我国台湾,日本也有。
- 中文名称 裂盖鳞毛蕨
- 拉丁学名 Dryopteris subexaltata (Christ) C. Chr.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纲 蕨纲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裂盖鳞毛蕨
来自 种拉丁名:Dryopteris subexaltata (Christ) C. Chr.
科中360百科文名:鳞毛蕨科
科拉丁名:Dryopteridacea使称费龙端垂e
属中文名:鳞毛蕨属
一右唱感略律则首客进条 属拉丁名:Dryopteris
国内分布: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
中国植物志:5(1):184
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植株高30-40厘米。
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棕褐色、宽披针全缘鳞片。
叶子形态
客委翻叶簇生;叶柄20盾急-25厘米,同常长于叶片,禾秆色,基部疏被披针形,棕色,全缘,先端毛发状鳞片;
叶片卵状长圆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5-25厘米,宽10-15厘米,顶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不缩狭,二回羽状深裂或三回羽状浅裂;
羽片7-9对,对生或近对生,略斜向上,有短柄,基部一对最大,三角状披针形,多少呈镰刀状,长5-8厘米,宽3-5厘米,顶端短渐尖,其余向上各对羽片逐渐缩短,披针形,羽状深裂;
小羽片7-9对,互生,长圆披针形,基部阔楔形,通常不对称,基部一对的基部下侧1片小羽片较长,长3般记测-4厘米,基部宽约1-2厘米,一回羽状,其余向上各对小羽片逐渐缩短;裂片长圆形,顶端钝圆并有几个尖齿;叶近纸质,两面光滑;
叶脉羽状,分步某叉,上面不显,下面显著。
孢子形态
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小脉中部;囊群盖圆肾形,成熟时常不规则撕裂。

分布地带
产我国台湾。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