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古城址

百科

信宜古来自城的城基改建环城公路,路面宽3~4米,周长750米。庙宇多已毁废。惟文明门、起凤书院、藜照书院、学宫大命氢演讨入雷成殿等保存较完整,360百科仍具古城风貌。

  • 中文名 信宜古城址
  • 周    长 750米
  • 宽 路面宽3~4米
  • 位    置 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

发展历史

  信宜古城址位于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宋、元时期为筑土墙,周围185步。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始筑砖城,周围长255丈,高1丈8尺,凿濠池,周长414丈6尺。天顺三年(1459王介探氧视以燃训年)创串楼548个。正德五年(1510年)于城外筑子城。嘉靖十三年(1534年)增设敌楼13所,四十五年(1566年)增设窝铺及包腲墙。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修复城垣,砌以砖石。周围长525丈,高2丈6尺,厚2丈3尺。建四门,至此成为一座规模县城。嘉庆十八年(18来自13年)移建南门于学宫前,改为“文明门”。民国二十年(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为方便人民于敌机突袭时疏散,把城墙全部拆除,只留下一座“文明门”,今称红楼。

功再区

  信宜古城的城基改建环城公路,路面宽3~4米,周长750米。庙宇多已毁废。惟文明门、起凤书院、藜照书院、学宫大成殿等保存较完整,仍具古城风貌360百科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