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头耳蕨(学名:Polystichum acutipinnulum)是鳞毛蕨科耳蕨来自属植物。我国特有种,产福建(崇安)、河南(信阳)、湖北西部(宣恩、鹤峰、神农架)、湖南(武岗、宁远、湖宁、永顺)、四川(盆地边缘)、贵州、云南(大关、昭通)。
- 中文名称 尖头耳蕨
- 拉丁学名 Polystichum acutipinnulum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纲 蕨纲
形态特征
植书志胜周株高50-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密生线形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3-38厘米,基部直径约3毫米,黄棕色,腹面有纵沟,密生线形、披针形和较大鳞片,大鳞片卵状披针形导展兴灯知阶伤年足爱很或阔披针形,二色,中间黑棕色,有光泽,长达16毫米,宽2.5-6毫米,先端尾状,边来自缘近全缘;叶片矩圆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36-45厘米,下部宽13-17厘米,先端渐尖,能育,基部略变狭,下部1-2对羽片常不育,二回羽状;羽片14-16对,互生360百科,平伸,具短柄,披针形采多来点采田吸无翻,近基部羽片长5-10厘米,宽1.7-2.2厘米,先端渐尖,能育,基部不对称,一回羽状;小羽片9-16对,互生,具短柄,一议右架业镰状三角形,长1.2-1.6厘米,宽0.5-0.6厘米,先端渐尖,具锐尖头,基部楔形,上侧具明显三角形耳状凸,边缘近全缘或必即天食统谁具浅锯齿,齿尖芒状,近叶轴数枚小羽片且移万杀笑啊者好断铁有时不育,羽片基部上侧一片最大,羽状深裂几达主脉;小羽毫规片具羽状脉,侧脉6-8对,二歧分叉,明显。叶草质,上面近光滑,下面疏生短纤毛状小鳞片。叶轴和羽轴上常被黑粉而呈黑褐色,腹面有纵沟,叶轴背面鳞片线形和钻形,深棕德知己色,边缘近全缘;羽轴背面生线形深棕色鳞片。孢子囊群每小羽片5-7对,主脉两侧各1行,近边生,生于小脉末端;囊群盖圆形,盾状,边缘齿裂。染色体2n=82。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则色00-3000米的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福建(崇安)、河南(信阳)、湖北西部(宣恩、鹤峰些合学亮、神农架)、湖南(武岗、宁远、湖宁、永顺)、四川(盆地边缘)、贵州、云南(大关、昭通)。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崇安县桐木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