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研究

百科

《中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研究》是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受原作者是许祥云。

  • 书名 中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研究
  • 作者 许祥云
  • 类别 图书>中小学教辅>教育理论/教师用书>教育理论/教育主张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6日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历分协远八前改象校中国家庭的调查数据为依托,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来自照"为什么要投资→怎样投甲齐半第故烈通资(投资意愿选择→院校地域、属性、类型、专业科类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如何有效360百科引导投资的对策建联液们助议"这样的总体思路来展开研究。

  首先,对已有的相关成果和研究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据此构建出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模型,为本书提供一个逻辑推理框架;并且构建出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的理论模型,为本书的实证研究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从家庭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经济性收益和获得消地双费性收益等需要出发,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产生的动因进行理论和实际的求证,回答家庭"为什么要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的问题。

  再次,利用对全国4016个家庭调查的有效样本,采用统计分析、计量模型检验等方法和工具,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意愿、院校属性选择、院校类型选择、专业科类选择和院校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揭示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内在机理,回答家庭"将怎样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的问题。

  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从我国高等教育和家庭的基本特征等实际出发,围绕"保障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关于高等教育的机构设置"、"高校自身的发展与战略定位"、"高校教育成本分担"、"个人和家庭高等教反专策岩血省电线争集于育投资和选择的决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系列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有效引导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对策与建议。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11.1 选题背景 〈〈〈1

  1.1.1 高等教育生源总体不足的潜在矛盾逐步显现 〈〈〈1

  1.1.2 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打营队调教阻础呢挥苦〈〈〈4

  1.1.3 高等教育生源市场的竞争逐步加剧 〈〈〈7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10

  1.3.李事果岩财周紧审1 基本概念界定 〈〈〈10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4

  1.4.1 研究思路 〈〈〈14

  1环蒸意素著对井财真距乙.4.2 研究方法 〈〈〈14

  1.4.3 主要内容 〈〈〈17

  1.5 创新与不足 〈〈〈18

  1.5.1 创新之处 〈〈〈18

  1.5.2 不足之处 〈〈〈19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1

  2.1 关于教育投资基本响老理论的研究 〈〈〈21

  2.1.1 关于教育投资的概念 〈〈〈21

  2.1.2 关于教育投资的性质 〈〈〈22

  2.1.3 关于教育投资的成本 〈〈品离供讨没长端速〈24

  2.1相专攻日会.4 关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26

  2.2 关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动因的研究 〈〈〈27

  2.2.1 经济(或生产性投资)动因 〈〈〈28

  2.2.2 非经济(或社会心理)动因 〈〈〈29

  2.2.3 家庭对子女教育投促印阶乐雷包岩资动机的理论模型 〈〈〈30

  2.3 关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 〈〈〈34

  2.3.1 家庭内在因素 〈〈〈34

  2.3.2 成本特征 〈〈〈44

  2.3.3 收益特征 〈〈〈45

  2.4 关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过程及方法的研究 〈〈〈47

  2.4.1 决密代策信息获得视角 〈〈〈47

  2.4.2 收益与成本分析转态川缺包视角 〈〈〈48

  2.4.3 对决策风险评估的视角 〈〈〈49

  2.4.4 对高等学觉步校认知的视角 〈〈〈49

  2.4.5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模型 〈〈〈50

  2.5 结论与启示 〈〈〈55

  中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研究 Research on Investment Behavior of Higher Ed拿测留持族济士父孙六轮ucation of Chi整著消na Families目录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58

  3.1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理论 〈〈〈58

  3.1.1 人力资本的含义和特征 〈〈〈58

  3.1.2 人力资本的形成 〈〈〈59

  3.1.3 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 〈〈〈60

  3.1.4 启示 〈〈〈62

  3.2 教育投资的生产性理论 〈〈〈62

  3.2.1 教育投资的生产性 〈〈〈62

  3.2.2 教育投资的二重性 〈〈〈63

  3.2.3 启示 〈〈〈65

  3.3 行为理论 〈〈〈67

  3.3.1 行为的内涵和特征 〈〈〈67

  3.3.2 行为的模式 〈〈〈67

  3.3.3 个体行为规律 〈〈〈68

  3.3.4 启示 〈〈〈71

  3.4 小结 〈〈〈72

  第4章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理论模型构建 〈〈〈74

  4.1 文献回顾 〈〈〈74

  4.1.1 关于高等教育投资选择理论模型的类型 〈〈〈75

  4.1.2 关于高等教育投资选择的决策过程 〈〈〈76

  4.1.3 关于高等教育投资选择的影响因素 〈〈〈76

  4.2 效用成本-效用收益模型的构建 〈〈〈77

  4.2.1 效用成本-效用收益的提出与恰当性 〈〈〈77

  4.2.2 效用成本-效用收益模型与消费、投资行为分析 〈〈〈78

  4.2.3 基于效用成本-效用收益模型的高等教育投资

  选择分析 〈〈〈81

  4.2.4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用成本和效用收益构成 〈〈〈83

  4.3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 〈〈〈84

  4.3.1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过程 〈〈〈84

  4.3.2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 〈〈〈84

  4.4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实证分析的统计方法 〈〈〈87

  4.5 小结 〈〈〈87

  第5章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动因分析 〈〈〈89

  5.1 高等教育的经济性收益 〈〈〈89

  5.1.1 提高劳动生产率 〈〈〈90

  5.1.2 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 〈〈〈96

  5.2 高等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104

  5.2.1 获得社会地位 〈〈〈105

  5.2.2 满足家庭的心理需要 〈〈〈110

  5.3 小结 〈〈〈115

  第6章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意愿实证分析 〈〈〈117

  6.1 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变量设定 〈〈〈118

  6.1.1 投资意愿理论分析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 〈〈〈118

  6.1.2 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变量设定 〈〈〈123

  6.2 投资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26

  6.2.1 投资意愿的总体情况 〈〈〈126

  6.2.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27

  6.3 投资意愿的Logit模型分析 〈〈〈138

  6.3.1 三类院校投资意愿分析 〈〈〈138

  6.3.2 四类院校投资意愿分析 〈〈〈143

  6.4 小结 〈〈〈149

  第7章 院校属性选择意向实证分析 〈〈〈152

  7.1 院校属性的区分 〈〈〈152

  7.2 院校属性选择的影响因素选取与变量设定 〈〈〈153

  7.2.1 院校属性选择的理论分析 〈〈〈153

  7.2.2 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变量设定 〈〈〈156

  7.3 院校属性选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56

  7.3.1 院校属性选择的总体情况 〈〈〈156

  7.3.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58

  7.4 院校属性选择的Logit模型分析 〈〈〈166

  7.5 小结 〈〈〈173

  第8章 院校类型选择意向实证分析 〈〈〈174

  8.1 院校类型的划分 〈〈〈174

  8.2 院校类型选择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变量设定 〈〈〈176

  8.2.1 院校类型选择的理论分析 〈〈〈176

  8.2.2 影响因素选取与变量设定 〈〈〈179

  8.3 院校类型选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79

  8.3.1 院校类型选择的总体情况 〈〈〈179

  8.3.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80

  8.4 院校类型选择的Logit模型分析 〈〈〈190

  8.5 小结 〈〈〈197

  第9章 专业类别选择意向实证分析 〈〈〈199

  9.1 专业类别的划分 〈〈〈199

  9.2 专业类别选择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变量设定 〈〈〈200

  9.2.1 专业类别选择的理论分析 〈〈〈200

  9.2.2 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变量设定 〈〈〈204

  9.3 专业类别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04

  9.3.1 专业类别选择的总体情况 〈〈〈204

  9.3.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06

  9.4 专业类别选择的Logit模型分析 〈〈〈215

  9.5 小结 〈〈〈223

  第10章 院校地域选择意向实证分析 〈〈〈225

  10.1 院校的经济(地理)区域划分 〈〈〈225

  10.2 院校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变量设定 〈〈〈226

  10.2.1 院校地域选择的理论分析 〈〈〈226

  10.2.2 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变量设定 〈〈〈228

  10.3 院校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29

  10.3.1 院校地域选择的总体情况 〈〈〈229

  10.3.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30

  10.4 院校地域选择的Logit模型分析 〈〈〈239

  10.5 小结 〈〈〈245

  第11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246

  11.1 全书总结 〈〈〈246

  11.2 政策和对策建议 〈〈〈251

  11.3 研究展望 〈〈〈271

  附录 中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调查问卷 〈〈〈273

  索引 〈〈〈285

  参考文献 〈〈〈289

  后记 〈〈〈299

  表 目 录

  表1-1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及增长情况(1998-

  2008年) 〈〈〈2

  表1-2 中国初中毕业生升学情况(1998-2008年) 〈〈〈2

  表1-3 中国普通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及增长情况(1998-

  2008年) 〈〈〈2

  表1-4 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毕业生数和在校生数的变化情况 〈〈〈4

  表1-5 被调查家庭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布情况 〈〈〈16

  表5-1 家庭环境特征与家庭对高等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看法 〈〈〈93

  表5-2 家庭经济特征与家庭对高等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看法 〈〈〈94

  表5-3 户主特征与家庭对高等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看法 〈〈〈95

  表5-4 家庭居住地与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看法 〈〈〈98

  表5-5 家庭居住地与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卡 〈〈〈98

  表5-6 家庭所处环境与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看法 〈〈〈99

  表5-7 家庭所处环境与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 〈〈〈99

  表5-8 家庭结构类型与家庭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

  看法 〈〈〈99

  表5-9 家庭结构类型与家庭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卡

  方检验 〈〈〈100

  表5-10 家庭年均收入与家庭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

  看法 〈〈〈100

  表5-11 家庭年均收入与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卡方

  检验 〈〈〈101

  表5-12 学费解决及途径与家庭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

  看法 〈〈〈101

  表5-13 学费及解决途径与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卡方

  检验 〈〈〈101

  表5-14 支出主要用途与家庭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

  看法 〈〈〈101

  表5-15 支出主要用途与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卡方检验 〈〈〈102

  表5-16 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

  看法 〈〈〈102

  表5-17 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卡方

  检验 〈〈〈103

  表5-18 户主职业与家庭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

  看法 〈〈〈103

  表5-19 户主职业与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卡方检验 〈〈〈103

  表5-20 户主风险类型与家庭对高等教育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

  看法 〈〈〈103

  表5-21 户主风险类型与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看法的卡方检验 〈〈〈104

  表5-22 环境特征与家庭对高等教育提高家庭社会地位的看法 〈〈〈107

  表5-23 家庭经济特征与家庭对高等教育提高家庭社会地位的

  看法 〈〈〈108

  表5-24 户主特征与家庭对高等教育提高社会地位的看法 〈〈〈109

  表5-25 环境特征与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使父母更荣耀的看法 〈〈〈112

  表5-26 家庭经济特征与对高等教育投资使父母更荣耀的看法 〈〈〈113

  表5-27 户主特征与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使父母更荣耀的看法 〈〈〈114

  表6-1 模型的变量说明 〈〈〈124

  表6-2 家庭投资意愿情况表 〈〈〈126

  表6-3 家庭居住地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28

  表6-4 家庭所在地环境状况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29

  表6-5 家庭结构类型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29

  表6-6 家庭年均收入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0

  表6-7 学杂费解决途径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1

  表6-8 家庭支出主要用途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1

  表6-9 户主受教育程度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2

  表6-10 户主职业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3

  表6-11 户主风险类型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3

  表6-12 子女性别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4

  表6-13 子女能力特征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5

  表6-14 愿意承担的最高学杂费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5

  表6-15 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6

  表6-16 愿意接受的最低就业率与三、四类院校投资意愿 〈〈〈137

  表6-17 家庭对三类院校投资意愿的Logit模型回归结果 〈〈〈138

  表6-18 家庭对四类院校投资意愿的Logit模型回归结果 〈〈〈144

  表7-1 家庭居住地与院校地域的选择 〈〈〈158

  表7-2 家庭所在地环境状况与院校属性选择 〈〈〈159

  表7-3 家庭结构类型与院校属性选择 〈〈〈159

  表7-4 家庭年均收入与院校属性选择 〈〈〈160

  表7-5 学杂费解决途径与院校属性选择 〈〈〈160

  表7-6 家庭支出主要用途与院校属性选择 〈〈〈161

  表7-7 户主受教育程度与院校属性选择 〈〈〈161

  表7-8 户主职业与院校属性选择 〈〈〈162

  表7-9 户主风险类型与院校属性选择 〈〈〈163

  表7-10 子女性别与院校属性选择 〈〈〈163

  表7-11 子女能力特征与院校属性选择 〈〈〈164

  表7-12 家庭愿意承担的最高学杂费与院校属性选择 〈〈〈164

  表7-13 家庭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与院校属性选择 〈〈〈165

  表7-14 家庭愿意接受的最低就业率与院校属性选择 〈〈〈166

  表7-15 院校属性选择影响因素Logit模型回归结果 〈〈〈166

  表8-1 家庭居住地与院校类型的选择 〈〈〈181

  表8-2 家庭所在地环境与院校类型选择 〈〈〈182

  表8-3 家庭结构类型与院校类型选择 〈〈〈182

  表8-4 家庭年均收入与院校类型选择 〈〈〈183

  表8-5 学杂费解决途径与院校类型选择 〈〈〈184

  表8-6 家庭支出主要用途与院校类型选择 〈〈〈184

  表8-7 户主受教育程度与院校类型选择 〈〈〈185

  表8-8 户主职业与院校类型选择 〈〈〈186

  表8-9 户主风险类型与院校类型选择 〈〈〈187

  表8-10 子女性别与院校类型选择 〈〈〈187

  表8-11 子女能力特征与院校类型选择 〈〈〈188

  表8-12 愿意承担的最高学杂费与院校类型选择 〈〈〈189

  表8-13 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与院校类型选择 〈〈〈189

  表8-14 愿意接受的最低就业率与院校类型选择 〈〈〈190

  表8-15 院校类型选择影响因素多元logit模型回归结果 〈〈〈191

  表9-1 家庭居住地与专业的选择 〈〈〈206

  表9-2 家庭所在地环境与专业选择 〈〈〈207

  表9-3 家庭结构类型与专业选择 〈〈〈208

  表9-4 家庭年均收入与专业选择 〈〈〈208

  表9-5 学杂费解决途径与专业选择 〈〈〈209

  表9-6 家庭支出主要用途与专业选择 〈〈〈209

  表9-7 户主受教育程度与专业选择 〈〈〈210

  表9-8 户主职业与专业选择 〈〈〈211

  表9-9 户主风险类型与专业选择 〈〈〈212

  表9-10 子女性别与专业选择 〈〈〈212

  表9-11 子女能力特征与学科专业选择 〈〈〈213

  表9-12 愿意承担的最高学杂费与专业选择 〈〈〈213

  表9-13 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与专业选择 〈〈〈214

  表9-14 愿意接受的最低就业率与专业选择 〈〈〈215

  表10-1 依据经济(地理)区域的高校分类标准及结果 〈〈〈225

  表10-2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校分类标准及结果 〈〈〈226

  表10-3 家庭居住地与院校地域的选择 〈〈〈230

  表10-4 家庭环境与院校地域选择 〈〈〈231

  表10-5 家庭结构类型与院校地域选择 〈〈〈232

  表10-6 家庭年均收入与院校地域选择 〈〈〈232

  表10-7 学杂费解决途径与院校地域选择 〈〈〈233

  表10-8 家庭支出主要用途与院校地域选择 〈〈〈234

  表10-9 户主受教育程度与院校地域选择 〈〈〈234

  表10-10 户主职业与院校地域选择 〈〈〈235

  表10-11 户主风险类型与院校地域选择 〈〈〈236

  表10-12 子女性别与院校地域选择 〈〈〈236

  表10-13 子女能力特征与院校地域选择 〈〈〈237

  表10-14 愿意承担的最高学杂费与院校地域选择 〈〈〈237

  表10-15 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与院校地域选择 〈〈〈238

  表10-16 愿意接受的最低就业率与院校地域选择 〈〈〈239

  表10-17 院校地域选择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239

  图 目 录

  图1-1 研究思路总体框架图 〈〈〈14

  图3-1 人的行为模式 〈〈〈68

  图3-2 人的行为规律 〈〈〈69

  图3-3 个体行为的分析 〈〈〈70

  图3-4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扩展)模型 〈〈〈71

  图3-5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研究模型 〈〈〈72

  图5-1 家庭对接受高等教育能否提高生产率的看法总体情况

  饼图 〈〈〈92

  图5-2 家庭对高等教育能否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看法总体

  情况饼图 〈〈〈97

  图5-3 家庭对高等教育能否提高社会地位的看法总体情况饼图 〈〈〈106

  图5-4 家庭对高等教育能否使父母更荣耀的看法总体情况饼图 〈〈〈112

  图6-1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决定因素分析模型 〈〈〈119

  图8-1 院校类型选择总体情况饼图 〈〈〈179

  图9-1 家庭专业选择分布总体情况饼图 〈〈〈205

  图10-1 家庭院校地域选择分布总体情况 〈〈〈229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