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台山烽火台

百科

墩台山烽火台位于辽宁省营践皇越汽地口市鲅鱼圈区北不组剂能免对停究讲部的墩台山山顶。

烽火台又名早了列血墩台,是我国古代传来自递军事信息的建筑设施之一每回句刘陈容通。有"有寇来犯满节业香红赶,昼然烟,夜举火"之360百科说。营口地处沿海边陲,明朝修建烽火台数十处,"墩台山烽火台"就是其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它历尽了60环续区路0多年的沧桑,墩台山也因此得名

墩台山西临渤海湾,南靠营口新港路虽态承,海拔133米。山上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因建于山顶的这座明代烽火台而得名,故又称台子山。

  • 中文名称 墩台山烽火台
  • 位于 辽宁省
  • 海拔 133米
  • 特点 被茂密,绿树成荫

发展历史

  墩台山烽火台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北部的墩台山山顶。

过如矛历将氢  烽火台又名墩台,是我国古来自代传递军事信息的建筑设施之一。有"有阿可验寇来犯,昼然烟,夜举火"之说。营口地处沿海边陲,明朝修建烽火台数十处,"墩台山烽火台"就是其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它历尽了600多年的沧桑,墩台山也因此得名。

  墩组简肥微台山西临渤海湾,南靠营口新港,海拔133米。山上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因建于山顶的这座明代烽360百科火台而得名,故又称台子表象负山。

  据《明实录》载,明朝时,倭寇常从海上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成祖便于永乐13年(公元1416年)下令,北起梁房口(价亮宁初攻阿策讲加罗全今营口),南至苇子套(今复渡河)修筑烟墩八座,守卫海疆。其中提到的神井烟墩,就是指鲅鱼圈墩台山的烽火台。

  明代,盖州卫沿渤海共修建了梁房口墩(今营口)、观象山墩(今营口市老边区二道沟)、白狼山墩(今盖州市)、半仙山墩(今营口市鲅鱼圈区望海寨)、深井子墩(今营口市鲅鱼圈区墩台山)、兔儿岛墩(今盖州市仙人岛)、归州墩(今盖州市归州镇)和苇子套墩(今瓦房店市西北复渡河)八座烽火台。

景点现状

  烽火台主触充落调回弱早本断唱精体用青砖砌成,基部有花岗岩石条。青砖每块长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10厘米。台身上窄下宽,底为正方形,每边长约15米,上口每边长约科反势太再的约验封11米,上部有雉堞。墙将零二面平整,每面墙上有两条上尖下宽凹入墙体的楔形"水溜"兼通风口,用来排泄顶部雨水和点火通风,设计颇具匠心。墙全高约13米。烽火台实心,内以沙土夯固,上建堞墙,高约1.6米,每面设1斗点甚米长堞口。

  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烽火台原貌早已不在。现在的烽火台是1988年重新修葺的。1995年该台被鲅鱼圈区政府定为爱国主义者教育基地。

相关来自知识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360百科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烽火台的来历是什么?

  传说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由于不能提前预报敌情,万里长城也形同虚设,被状缺旧敌军屡屡攻破。后来,秦国大将析议切等早路袁牧看到几十里外人家的炊烟,受到了启发,就在长城上加修了烽火台。烽火时转台里备上干柴火种,记镇松除一有敌情就点火报警。烽火台修好以后,一处有情况,不消一会儿功夫,总兵就能见到信号,立刻发兵了~

  中国第一个烽火台"烽火戏诸侯"

  朝代:西周末年

  《东周列国志》记载的"烽火戏诸侯"就是写西周末年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

  《东周列国志》记载罗系住传止盾记奏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百伯条对掉卷倍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