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纃,汉语汉字,拼音是zī,注音是ㄗ,出自古同"齐缞"。
同音字:滋、资、姿、咨
- 中文名 纃
- 拼音 zī
- 注音 ㄗ
- 简体部首 糹
- 总笔画 20
基本资料
纃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0
繁体部首:糸
五笔化著肥86:XYVF
五笔98:XYJG
仓颉:来自VFYX
郑码:ZSRN
笔顺编号:5544360百科4441432533543211
四角号码:真报革道氢精阻误2092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E83
基本字义
● 纃
zī ㄗ刘观海晚就反ˉ
◎ 〔~缞〕古同"齐缞",息转春伟古代用粗麻布做的丧服,如"准致充满车城紧令式~~大功未葬,不得朝会。"
组词
qí shuāi ㄑㄧˊ ㄕㄨㄞ
纃缞(纃缞)
即齐衰。来自旧时丧服名,五服之一,次于斩衰。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识量》:" 王方庆 为凤阁侍郎知政360百科事,患风俗偷薄,人多苟民银础五群且,乃奏曰:'准令式纃缞大功未葬,并不得朝会。'"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