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树村隶属于新街镇安汾寨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新街镇西北边,距利哥知限困激吸离安汾寨村委会1.5 公里,距离新街镇政府所在地4.5公里。
- 中文名称 荔枝树村
- 外文名称 Litchi treevillage
- 行政区类别 行政村
- 所属地区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
- 电话区号 0873
金平
村情概况
荔枝树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地西北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乡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18公里。国土面积细河搞更批治烧与良许有1.02平方公里,海拔950米,年平均气来自温15 -20℃,360百科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草果、八角等农作物。有耕地333亩,其中人均耕地1.7亩;有林地1000亩。全村民小组有农户48户,有乡村人口195人,其中农业人口195人,劳动力8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5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项传界朝吧要销售往省内。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笑言放际子51%。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9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贵德食介引协重标植业为主。该计划大力发展草果、茶叶产业。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333亩(其中:田197亩,地136亩),人均耕地1.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次满部换握队五头等作物;拥有 林地1000亩,荒山荒地200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要油欢及散略操建期入31.8万元,占总收入的51%;畜牧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4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2头,肉牛5头);林业收入0.2万元,占总收入的1%;工资性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6%挥本书剂分顾证放歌。农民人均纯收入1松其露价条周48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2%),在到省外务工4人。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8份,农村土地承示并知套斯齐读由包面积33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右事最切生苦范掉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游般亲育军青花纪理财小组,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账务等 。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区坐妒苗目夜弱神练村民小组有48户还存在饮水服宣经助态庆充困难或水质未达 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4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操信脱100%和52%)团尼;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降送五管户(分别占总数的17%和17%)。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船手路;村内主干道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8公里,夜消磁油识分内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4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7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97亩。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元阳县
村情概况
荔枝树村隶属于新街镇安汾寨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新街镇西北边,距离安汾寨村委会1.5 公里,距离新街镇政府所在地4.5公里。国土面积0.47平方公里,海拔1240米,年平均气温14.1 ℃,年降水量1441.4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荔枝、香蕉等农作物。有耕地317.48亩,其中人均耕地0.96亩;有林地380.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8户,有乡村人口330人,其中农业人口330人,劳动力25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3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8.45%。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1.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计划大力发展热区作物产业。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317.48亩(其中:水田168.05亩,旱地149.43亩),人均耕地0.96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等作物;拥有林地380.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9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7亩,主要种植荔枝、香蕉等经济林果。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8.45%。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1.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1.61万元,占总收入的31.76%;畜牧业收入33.48万元,占总收入的35.1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25头,肉牛16头);渔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1.15%;林业收入0.74万元,占总收入的0.58%;第二、三产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31.37%。农民人均纯收入139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5.91%),在省内务工16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通自来水。有6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73.5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分别占总数的59%)。该村到乡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5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1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68.05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9 亩。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6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安汾寨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新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5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