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创造之路

百科

《中国经济创造之路》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海峰,周国梅。

  • 书名 中国经济创造之路
  • 作者 黄海峰,周国梅
  • ISBN 9787563818006
  • 定价 56.00元
  •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简介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付出了沉来自重的环境代价。为了消除当前的资源环境危机、为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本书通过对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总结,以制度经济学以及经济创造论为理论基础,着重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分别从国家、区域、产业和企至镇字急古片业四个层面研究中国经济创造问题,通过诠释和借鉴中外经济创造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一个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图。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创造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开放型、知识型和标准型的战略体系;在区域层面建立经紧权十具伤宣的获年济的合作性、公平酸兰石属兵父住性和互补性的协调体系;在产业层面完善价值链、管理链和产业链的协同体系。

  在企业层面塑造制造力、创360百科造力和影响力的能力体系,从而将绿色化、低碳化和循环化作为中国经济创造的战略定位。

  本书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共有两章,主要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中国经济创造的理论;第二部分共土顺怀火有四章,分别从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四个层面论喜山她述中国经济创造的历史、成就和问负之题;第三部分共有四章,从文化、人才、技术和金融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创造的背景和动力;第四部分共有两章,通过欧盟经济创造经验,论述中国应如何实施经济创造战略。第五部分共省守令妒有三章,论述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用列重苦属济的创造战略,促进中国经济的两居据室停状复升空可持续发展。本书紧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力图展现中国经济创造的真让扬富停做自冷听谛,体现出三个特点:(1)国际性:本书凝聚了众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智慧,还吸纳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邀请国内外专家从不深航历杆状许每同视角对中国经济创造进行评论;(2)学术性带占团约宁均:本书广泛吸纳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试图以文明演替等观点搭建"中国经济创造"的理论框架,通过查阅英文、德文、员早室声商宪日文和法文的文献,对"经济创造"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科学系统的阐释;(3)实践性: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会房南紧密结合,通过中外越红油知于扩觉整地区发展比较、行业发展比较等实证研究,从体制创造、模式创造和政策创造三个方面力图缺良测比料展现中国改革的成果,从不同视角剖析中国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探索国家、区域表些优关医两剂胡、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创造之路。

作者简介

  黄海峰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博士。先后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的跨国公司担任过高级顾问,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人口、资源和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特约监察专员、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亚太地区理事长、中欧社会论坛"绿色经济与节能减排国际会议"中方主席、联合国环境总署"绿色经济报告"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国际管理杂志(International ManagementReview)编委、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理事、美中金融家协会副会长。2003年被聘为北京WTO事务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 2004年荣获北京市市属(管)高等学校特聘教授资格,2006~2008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7年获得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经济与工业部以及德国伍珀塔尔研究所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合作中心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联合颁发的循环经济专家资格证书。现任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中心主任和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中国学术交流部主任。

图书目录

  前言

  1 中国经尼机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1.1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1.2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2 中国经济创造的理论研究

  2.1 研究方州油审所丰甲果法论

  2.2 经济创造论

  3 中国国家层面的经济创造

  3.1 历史背景

  3.2 经济跃进

  3.3 经济创造

  3.4 实质分析

  4 中国区域层面的经济创造

  4.1 区域发展理论

  4.2 区域经济系统

  4.3 区域经济模式

  4.4 区域模式的不足

  4.5 区域经济创造--北京石景山区实证研究

  5 中国产业层面的经济创造

  5.1 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5.2 产业经济的制造

  5.3 产业经济创造案例--四川省机械制造业

  6 中国企业层面的经济创造

  6.1 企线胶四材与业发展类型

  6.2 来自私营企业发展

  6360百科.3 中小民营企业的作用

  6.4 外资企业的贡献

  6.5 "走出去"战略

  7 中国经济创造的文化基础

  7.1 文化力的概念

  7.2 中国文化的特性

  7.3 培育创造文化

  8 中国经济创造的人才基础

  8.1 创新排千案歌衡称溶坚人才概述

  8.2 人才培育模式

  8.3 调整培育模式

  9 中国些吃经济创造的技术基础

  9.1 技清密早术创新概述

  9.2 技术创新体系

  9.3 技术创新能力

  9.4 技术执介创新案例--广州德威公司

  10 中国经济创造的金融基础

  1景通敌周树创移哥属沙0.1 金融市场概述

  10.2 金融渐进创造

  10.3 资本运营模式--企业融资案例

  11 校验西只欧盟经济创造的战略管

  11.1 欧盟框架计划

  11.2 中小企业政策

  11.3 人力资源政策

  11.4 知识产权政策

  11.5 欧盟创新政策评价

城相重你危变维  12 中国经济创社告尔岁走临计抗米读念造的战略管理

  13 中国绿色经济的创造战略

  14 中国低碳经济的创造战略

  15 中国循环经济的创造战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