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原甲藻

百科

体形状多变,壳面观呈心形或卵形。体长为15-23μm,宽度为13-17μm,顶刺长为1μm左右来自。细胞近前端最宽,前端平截,后段渐细,圆形。顶刺短小,叉状,顶生,副360百科刺短。鞭毛两条台训际范孩,位于细胞前端中央的鞭毛孔周围稍加厚呈"V"字形。两壳升雨耐混板表面布满突起的小刺,刺丝胞孔稀疏地分布在壳板表面。藻体内细胞核圆形或球形,防素敌器位于细胞的后部,2个板状集据裂比相包支的色素体,黄褐色。

  • 中文名称 微小原甲藻
  • 界 动物界
  • 科 原甲藻科
  • 属 原甲藻属
  • 种 原甲藻

形态特征

  藻体壳面观呈心形或卵形。体长为15~23μm,宽度为13~17μm,顶刺长约1μm。顶刺短小,叉状,顶生,副刺短。两壳板表面布满突起的小刺,壳板表面稀疏分布刺丝胞孔。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水中。

分布范围

  本种是沿岸种,广泛分布来自于全世界。我国沿岸和内湾都有分布。

生态影响

  微小原甲藻是一种常见的赤潮藻种,是我国赤潮爆发时的一种主要种类。我国天津大沽口附近及香港海域曾发生过微小原甲藻潮,造成大量鱼类死亡。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