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祯

百科

现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持和参与国家水体污染与控制重大专项、"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

  • 中文名称 姚庆祯
  • 职业 教授
  • 毕业院校 博士
  • 代表作品 流域水环境生态学基准阈值与方法学

人物简介

  姓名:姚庆祯

  性别:男

  学历:博士

 来自 职务:教授

工作经

  199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0年获得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6年毕360百科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

  2006-2008年于中国海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经历

  1992.9--1996.7: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7.9-2000.7: 青岛海洋大学化学海洋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2.9-来自2006.1: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6.9--1997.7:山东省乳山市渔业海洋局技术人员

360百科  2000.7-2006.7:上海水产大学,讲师

  2006.7-2008.10: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

  2008.10-2010.12:中国海洋大学,讲师

  2011.1-2015.12: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

  2016.哥正激升田条1-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握数立方向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营养盐与痕量元素在河口与近岸的循环

发表科研论文

  1.姚庆祯,张经.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体中的Se(IV),海洋科学,2003,4,63-67

  2.姚庆祯,张经. 无机硒测定过程中的盐效应及其解决方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33(5),795-800

 挥培运 3.姚庆祯, 臧维玲, 戴习林, 江敏, 徐桂荣, 丁福物少江. 铜、镉、敌敌畏和甲胺磷对南美白对虾的急战支性致毒及相互关系,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2

  4.姚庆祯,张松员批经. 渤海海区无机硒的形态及其分布. 海洋与湖沼, 2004,35(3),221-229

  5.姚庆祯,张经,简慧敏. 珠江口硒的形态分布特征. 海洋学报,20联牛滑却06,28(1):152-157

  6.Qing-Zheng Yao,Jing Zhang. The Behavior of Dissolved Inorganic 格副Selenium i营止松各n the Bohai Sea.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画陈普尼首班另运善就elf Science. 2005,63头卷居他较巴降:333-347(SCI并你劳且景鲜)

  7.Qing-Z传冷决才heng Yao,Jing Zhang.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selenium in Bohai Se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6,24(2),204-211

  8.Q木白ing-Zheng Yao,Jing Zhang, Xiao-Guang Qin, Hui Xiong. The behavior of selenium and arsen意自行入ic in the Zhujiang(Pearl River), South China Sea,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6,67:170-180(SCI)

  9.Qing-Zheng Yao, Zhang, J., Wu, Y., 2007. Hydrochemical process controlling arsenic and selenium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 system. Science 教介承日副响离从of Total Environment,377(1):93流命更苗企济聚土-104 (SCI)

  10.Qing-Zheng Yao, Zhi-Gang Yu, Hong-Tao Chen, Peng-Xia Liu, Tie-Zhu Mi, 2009. Phosphorus transport and speciation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system. Applied Geochemistry, 24: 2186–2194

  11.姚庆祯,张经.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痕量元素砷、硒的分布特征. 环境科学,2009,30(1):33-38 (EI)

  12.姚庆祯,于志刚,王婷,陈洪涛,米铁柱. 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营养盐变化规律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09, 30(12): 94-100

  13.He Huijun, Yu Zhigang, Yao Qingzheng, Chen, Hongtao, Mi Tiezhu.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and particulate size controls phosphorus form in the suspended solid fraction in the dammed Huanghe ( Yellow River). Hydrobiologia,2010, 638: 203-211

  14.He Huijun, Chen Hongtao, Yao Qingzheng, Qin Yanwen, Mi Tiezhu, Yu Zhigang, Behavior of different phosphorus species i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9,27(4):859-868

  15.Chen Hongtao, Yu Zhigang, Yao Qingzheng, Mi Tiezhu, Liu Pengxia.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during summer. Acta Oceanol. Sin., 2010, 29(2), 107-119

  16.冉祥滨, 姚庆祯, 巩瑶, 陈洪涛, 米铁柱, 刘鹏霞, 于志刚. 蓄水前后三峡水库营养盐收支计算. 水生态学杂志,2009,(2):1-8(通讯作者)

  17.于志刚,姚庆祯. 锌一镉法测定天然水中的硝酸盐的盐效应及其解决方法. 理化检验,1998,34(11),496-498

  18.臧维玲,姚庆祯,戴习林等. 上海地区水产养殖和长江口与杭州湾水域环境的关系.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12(3):219-226

  19.简慧敏,姚庆祯,臧维玲,戴习林. 铜、镉、敌敌畏和甲胺磷对南美白对虾的亚急性毒性作用. 生态毒理学报,2007,2(2):237-242(通讯作者)

  20.简慧敏,姚庆祯,张经,吴莹. 长江流域常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 19(1):93-97(通讯作者)

  21.张晓晓,姚庆祯,陈洪涛,米铁柱,谭加强,于志刚. 黄河下游营养盐浓度季节变化及其入海通量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40(7):82-88(通讯作者)

  22.李玲玲, 于志刚, 姚庆祯, 陈洪涛, 米铁柱, 巩瑶. 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水生态学杂志,2009,(2):15-20(通讯作者)

  23.冉祥滨, 陈洪涛, 姚庆祯, 巩瑶, 米铁柱, 李玲玲, 于志刚. 三峡水库小江库湾水体混合过程中营养盐的行为研究. 水生态学杂志,2009,(2):21-27

  24.冉祥滨,于志刚,姚庆祯,陈洪涛,米铁柱, 姚鹏. 水库对河流营养盐滞留效应研究进展. 湖泊科学, 2009, 21(5): 83-91.

  25.何会军, 于志刚, 姚庆祯, 陈洪涛, 米铁柱. 长江口及毗邻海区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 海洋学报, 2009, 31(5):19-30

  26.Xiangbin Ran, Zhigang Yu, Qingzheng Yao, Hongtao Chen, Tiezhu Mi. Major ion geochemistry and nutrient behavior in the mixing zone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10, 24,2481-2495

  27.于志刚, 姚鹏, 姚庆祯, 米铁柱. 中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1998-2002). 海洋科学进展, 2002,4,127-135

主持科研项目

  1.痕量元素砷、硒在长江口湿地的循环机制(中国博士后基金,2007-2008)3.0万元

  2.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氧化还原条件对砷、硒在沉积物-水界面体系循环的控制机理的研究" (2007-2008)2.0万元

  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子课题《流域水环境生态学基准阈值与方法学》(2008-2010),110万元,(2008ZX07526-003-03)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口湿地生源要素与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黄河水沙变化的响应"(2009-2011)48万元,(40876038)

  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不同粒径颗粒物对黄河向渤海输送生源要素的贡献研究"(2011-2013),7万元,(ZR2010DM003)

参加的科研项目

  1.973课题"海洋环境变化与水母暴发的相互作用",2011CB403602, 2011-2015,项目骨干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粒径颗粒物在高浑浊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第二完成人,40976044,2009.12-2012.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多年期合作项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40920164004,2010.1-2013.12,150万元,第四位

  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水沙剧烈变化条件下黄河口湿地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第二完成人,Y2008E06,2009-2011

  5.908项目"我国主要河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评价"子课题"长江口富营养化评价"(2008-2010)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木质素对东海陆架区陆源有机物的埋葬与迁移的示踪" 第二完成人,90211009,2003.1-2005.12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口淡-咸水混合过程对营养盐在悬浮物-水之间分配的影响"40476036,第二完成人,2005-2007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沉积物色素对长江口低氧区的历史反演" 第三完成人,40476037,2005.1-2007.12

  9.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骨干成员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