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志

百科

女,1956年生, 文学博士,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吉林省文学来自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吉林省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委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出版著作2部,主编著作4部,合著3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20余项,获省市级优秀社科成果奖10余项。获360百科得的荣誉称号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13年),第三批吉林省高级专家(2011年),吉林省第十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技术人才(2008年)。吉林省"五一"巾帼标兵(2012年)。

  • 中文名称 何青志
  • 国籍 中国
  • 职业 教师
  • 主要成就 获吉林省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 代表作品 《当代东北小说研究》

来自究方向

  东北文学文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著作

  1、《当代东北小说论纲》(独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2010年360百科出版。

  2、《当代东素力关运验突厚听样觉著北小说研究》(独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2002年出版。

  3、19-20世顺亚简甚诉接领纪东北文学历史变迁余架或高冲胡怎刘破赶判,(合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2004年。

  呼年直耐氢胡方别4、东北文学文化新论》(合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干四练色调轮000年10月出版。

  5、《东北文学史论》(合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出版。

 件完决印 6、《吉林文学通史》(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7、《走近吉林文学》(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8、《东北文学六十年》(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9、《东北文学五十年》(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学术论文

  1、吉林文学源流与地域县取操率部打具字顾文学研究的未来趋势(独撰),《社会科学纪安穿压战线》,2014年第5期。

  2、王肯与土野的美学(独撰),《戏剧文学》,2014年第2期。

  3、春天里来自的叙事--张笑天中篇小说创作论(独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4、布斯与巴赫金小说理论比较360百科研究(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1期。

  5、历史时空场域的差异书写-料专思许轮扬续-李迁长篇小说《三加亚支本绿针专李二剑客--难忘的六十年代》序(独撰),东方出版社,2012年。

  6、"隐含作者"研究在中国(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7期。

  7、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独村务十燃目伤撰),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11年。

  8、走进吉林究迫革文学(独撰),《文坛风景线》,2011年第2期。

  9、新世纪东北小说叙事的嬗变(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期。

  10、白山黑水之韵与渔舟唱晚之声--新时期东北乡土小说与吴越乡土小说之比较(独撰),《华夏文化论坛贵衡片听斯住如》,2010年卷。

  11、空白的魅力--品评明英宗·于谦·小南城(独撰),《吉林日报》2010年01月21日。

笔铁农  12、东北地区现代文化论(独撰),送向限白争好口突块花望《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

  13、2009'中升件费凯必华视六治国古典美学高端论坛省牛山身盐国掌综述(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2期。

  14、全球化视服粉必搞军五生光批文域中东北文学的叙事策刑终游磁排盐略(独撰),《华岩审季宗夏文化论坛》,2009年妒观卷。

  15、孔子、司马迁、邓小平经济思想延异(独撰),《长春社会科学》,局别息2008年第1期。

  16、地域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视野(独撰),《浙江社会科学降使绝员和沿深长倒业》,2008年第4期。

  17、关于长春城市文化的思考(独撰),《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18、东北文学文化研究的拓荒之旅(独撰),选自《建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19、情寄书海 走笔人生--上官缨印象(独撰),《文坛风景线》,2007年第1期。

  20、黑色幽默中的理性追索--读《丁耶笑话录》(独撰),《文坛风景线》,2006年第3期。

  21、北大荒文学的历史意义(独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

  22、新时期以来吉林文学寻踪(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1期。

  23、始于足下,奔向海洋--漫谈《垒土丛书》(独撰),《吉林日报》,2006年9月14日。

  24、东北小品:黑土地的诙谐(独撰),《吉林日报》,2006年6月21日。

  25、天人合一观对东北文学文化的影响(独撰),《东北史地》,2005年第6期。

  26、地域文化建设勿迷失(独撰),《中国文化报》,2005年第6期。

  27、关于地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新长征》(独撰),2005年第10期。

  28、加强文化产业研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独撰),2004年7月8日。

  29、文学家应与时俱进,《中国文化报》(独撰),2004年8月19日。

  30、发展地域文化,开拓创业文化,(合著),《吉林日报》,2003年8月13日。

  31、现代视野中的吉林文化传统(独撰),《新长征》,2003年第8期。

  32、十七年东北文学论(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1期。

  33、文学: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建构新世纪"人学"的精神家园(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1期。

  34、寻觅精神的诺亚方舟--杨廷玉近年小说创作论(独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11期。

  35、人性与诗性的和谐统一--论张艺谋影片的艺术建构(独撰),《延边大学学报》,2001年第12期。

  36、何庆魁喜剧小品的文化阐释(独撰),《新文化报》,2001年1月22日。

  37、洪峰叙事文本的张力(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

  38、解读张艺谋--张艺谋影片创作论(独撰),《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39、白山黑水之韵(独撰),《松辽学刊》,1999年第2期。

  40、诙谐的狂欢--近年中央电视台新春联欢晚会部分获奖小品审美特质论(独撰),《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第12期。

  41、《大众文化与赵本山现象》,孙中田、何青志著,《文艺报》1999年7月24日

  42、《生命的自然状态》(独撰),《社会科学》1998年1期

  43、追寻生命的自由境界--评宣儿长篇小说《随风飘逝》(独撰),《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2期。

  44、中国新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独撰),《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

  45、这一方风景--孙春平小说创作漫评(独撰),《长春大学学报》,1997年第8期。

  46、新时期东北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其走向(独撰),《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2期。

  47、走向"人的太阳"--梁晓声小说创作论(独撰),《长春大学学报》,1996年第8期。

  48、色彩斑斓的农村生活画卷--评刘醒龙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独撰),《长白学刊》,1996年第3期。

  49、《超越悲剧》(独撰),《解放学刊》1996年5期

  50、《色彩斑谰的农村生活画卷》,《文学报》1995年10月26日

  51、《守望家园》(独撰),《新文化报》1996年11月14日

  52、《人文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独撰),《现代文明》1996年12期

  53、《穿越时空遂道的探寻》(独撰),选自《沉思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4、愚昧对人性任意凌辱的真实记录--科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威风凛凛》(独撰),绥化师专学报,1995年第6期。

  55、《简论王朔小说创作的"后现代性"》(独撰),《改革与探索》1995年4期

  56、《精神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独撰),《现代文明》94年11-12期

  57、略谈繁漪悲剧形象的美感效应(独撰),《求是学刊》,1988年第10期。

科研项目

  1、当代东北小说研究(主持完成),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998年。

  2、东北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主持),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06年。项目编号:2006087。

  3、吉林文学通史研究(主持),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08年。项目编号:2008AWX01

  4、东北文学六十年(主持),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09年。项目编号:JD200901。

  5、全球化语境中的东北文学(主持),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证书编号:2007237。

  6、当代东北叙事文学的嬗变(主持),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证书编号:2009309。

  7、国家东北工程项目:东北边疆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研究(参加并撰写其中一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03年。

  同时参与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和主持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项目20余项。

获奖情况

  1、《吉林文学通史》(主编)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4年。

  2、《地域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视野》(独撰),获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0年。

  3、《东北文学五十年》(主编),获吉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7年。

  4、《东北文学六十年》(主编),获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2011年。

  5、《东北文学六十年》(主编),获吉林省文学一等奖。2012年。

  6、《当代东北小说研究》(独撰)获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04年。

  7、《当代东北小说研究》(独撰)获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2004年。

  8、《当代东北小说研究》(独撰)获首届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1年。

  9、《十七年东北文学论》(独撰)获2005年度"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05年。

  10、《十七年东北文学论》(独撰)获首届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1年。

  11、《当代东北小说论纲》获长春市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2年。

  12、《东北文学史论》(合著)获吉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0年。

  反馈情况

  1、地域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视野(独撰),《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论点摘发,2008年第17期。

  2、地域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视野(独撰),《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辽宁日报》2008年9月26日转摘。

  3、十七年东北文学论(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年当代卷转摘。

  4、空白的魅力--品评明英宗·于谦·小南城(独撰),《吉林日报》2010年01月21日,中国作家网 > 文学评论 > 精彩评论 转载。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