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通visual c 数字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及工程实践》是2008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张宏林。
- 书 名 精通visual c 数字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及工程实践
- 第1章 绪论1
- 书号 18052
- 作 者 求是科技张宏林
基本信息
书名:
精通来自visualc数字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及工程实践(第2版)(1cd)
图书简介
本书介绍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一些相关的模型,包括360百科贝叶斯决策、线性判别函数、神经网络理论面预故用谓、隐马尔可夫模型、聚类技术等,同时结合模式识别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字符识别、笔迹鉴定、人脸检测、车牌识别、印章识别以及遥感图片、医学图片处理等内容,从多种角度,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本书对其中的大多数问题,给律既矿坏棉境进出了基于c/vc6.0的实现代码,且具有一定心凯的扩展性。有的实例还给出了不同的实现方法,以供读者选择。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模式和模式来自识别的概念1
1.2模式空间、特征空间和类型空间2
1.3模式识别系统的构成3
1.3.1信息获取3
1.3.2预处理4
1.3.3特征提取和选择4
1.3.4分类决策4
1.4物体的结构表示4
1.5图片识别问题5
第2章模式识别中的基本决策方法6
2.量纸办棉降例决书神停学1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6
2.2分类器设计9
2.2.1多类情况10
2.2.2两类情况10
2.3关于分类器的错误率10
2.4关于贝叶定待斯决策10
2.5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11
2.6设计线性委编务望织条互呀啊分类器的主要步骤12
2.7fishe据雷书袁之查开选面龙r线性判别12
2.8360百科解决多类问题决策树14
2.8.1养黑官聚决策树的基本概念14
2.8征准渐难树算序讨会越.2决策树设计的基本考虑15
第3章常用的模型和算法介绍16
3.1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简史16
3.2人工神经元17
3.2.1神经元模型17
3.2.2几种常用的作用函数18
3.3人工神经网络构成20
3.3.1基本模型20
3.3.2前向网络20
3.4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21
3.4.1hebb学习规则21
3.4.2δ学习规则2委统团投盐胡识念命相1
3.5bp网络21
3.5.1bp网络模型22
3.5.2输入输出关系22
3.5.3网络学习训练22
3.5.4bp网络的设计问题23
3.5.5bp网络的限制与不足25
3.5.6bp算法的改鲁斤层进25
3.6bp算法的c语言实现及使用方法26
件取岩都房封获压 3.7用bp网络解决异或问题37
3.8标量量富争湖局看化39
3.8.1基本概念39
3.8.2均匀量化41
3.8.3非均匀量化41
3.9矢量量谁留月眼讲化42
3.9.1基本原理42
3.9.2失真测度4意4
3.9.3设计码本44
3.10矢量量化算法的c语言实现45
3.11hmm基本思想52
3.11.1markov链怕轮素接宗跳长记乙52
3.11.2hmm的概告九据给宪与主积亚念53
3.12hm点况田认并庆经阳义m基本算法54
3.12.责谈鲁记科语什娘接硫或1前向后向算法55
3.12.2viterbi算法56
3.12.3baum-welch算法57
甚号约怎贵探充凯 3.13基本hmm模型的c语革成绝普翻间攻弱极言实现58
3.13.1数据结构和函数定义58
3.13.2一些基本工具59
3.13.3hmm结构的操作函数67
3.13.4前向后向算法71
3.13.5viterbi算法75
3.13.6baum-welch算法78
3.13.7随机数生成函数81
3.13.8序列操作函数82
第4章常用搜索算法85
4.1状态空间法85
4.1.1状态(state)85
4.1.2问题的状态空间(statespace)85
4.2盲目搜索算法86
4.2.1宽度优先搜索86
4.2.2深度优先搜索87
4.3启发式搜索算法88
4.3.1搜索深度、启发函数和评价函数88
4.3.2a算法和a*算法88
4.4a*算法类的实现89
4.58数码游戏(eight-puzzle)简介97
4.6关于8数码游戏解的存在性讨论97
4.6.1问题的表达97
4.6.2问题的转化与证明97
4.7算法设计98
4.8程序实现99
4.8.1程序创建步骤100
4.8.2数据结构和函数定义101
4.8.3各种算法的实现102
4.8.4可视化的实现112
4.9黑白棋简介120
4.9.1黑白棋规则120
4.9.2黑白棋基本战术121
4.10算法设计122
4.10.1博弈算法基础122
4.10.2alpha-beta剪枝124
4.10.3估值函数128
4.10.4开局及终局134
4.11程序实现134
4.11.1程序创建步骤135
4.11.2程序代码135
第5章联机字符识别154
5.1汉字识别的历史和现状154
5.2联机字符识别原理框图155
5.2.1统计决策方法156
5.2.2句法结构方法157
5.3基于笔画及笔画特征二级分类的联机汉字识别158
5.3.1笔画的分类158
5.3.2笔画识别前的噪声处理159
5.3.3笔画方向码合并处理及笔画识别160
5.3.4笔画间特征量的定义及识别160
5.3.5整字匹配的距离准则161
5.4基于活动模板引导的子结构的识别163
5.4.1系统模型163
5.4.2活动模板子结构的构造164
5.4.3子结构引导的结构匹配165
5.5实例之联机手写数字识别167
5.5.1难点及特征的选取167
5.5.2相应的预处理及模板的建立168
5.5.3程序的实现169
5.6实例之联机手写数字、英文字符及汉字识别182
第6章脱机字符识别204
6.1印刷体汉字的识别204
6.1.1印刷体汉字的基本知识204
6.1.2汉字的行切割和字切割204
6.1.3文字的归一化205
6.1.4基于统计量的特征206
6.2基于置信度分析和多信息融合的手写数字识别方法209
6.2.1多种特征和多种分类器210
6.2.2集成方法211
6.2.3预处理213
6.3其他手写数字识别方法简介215
6.3.1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215
6.3.2伪二阶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手写数字识别215
6.3.3基于骨架特征顺序编码的识别方法216
6.4手写数字识别实例之模板匹配法216
6.4.1位图的读写216
6.4.2细化算法218
6.4.3特征提取与识别233
6.4.4程序实现233
6.5手写数字识别实例之fisher线性判别252
6.5.1usps数据库252
6.5.2fisher判别程序254
6.6数字识别实例之神经网络法266
第7章在线签名鉴定279
7.1时间弯折算法279
7.1.1时间弯折的概念279
7.1.2时间弯折的限制280
7.1.3时间弯折的dp方法281
7.1.4dtw方法的扩充和变形282
7.1.5模板的建立282
7.1.6算法的实现282
7.2签名分段算法291
7.3自回归分析293
7.4联机签名可以利用的特征299
7.5基于特征函数法的联机签名鉴定300
7.5.1系统框图300
7.5.2预处理300
7.5.3特征提取301
7.5.4特征匹配302
7.6在线签名鉴定系统实例302
7.6.1签名数据的输入302
7.6.2一些结构的定义303
7.6.3方向分布的计算304
7.6.4文件数据的读取309
7.6.5预处理函数311
7.6.6识别算法320
7.6.7保存和打开模板323
第8章离线签名鉴定325
8.1离线签名鉴定的方法325
8.1.1距离匹配变换325
8.1.2形状特征325
8.1.3纹理特征330
8.2伪动态特征339
8.3总结340
第9章人脸的检测与定位341
9.1人脸检测方法综述341
9.1.1基于知识的自顶向下的方法341
9.1.2基于人脸特征的自底向上的方法342
9.1.3模板匹配的方法342
9.1.4基于人脸外观的方法342
9.2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算法342
9.2.1色彩空间与色彩空间的聚类342
9.2.2肤色模型343
9.2.3人脸区域分割347
9.2.4肤色模型在人脸检测的后期验证中的应用350
9.3人脸特征的检测351
9.3.1候选特征的提取352
9.3.2双眼和嘴巴的定位352
9.3.3双眼和嘴巴的轮廓提取352
9.4人脸检测与定位实例354
9.4.1人脸区域的检测354
9.4.2眼睛的标定374
9.4.3鼻子的确定382
9.4.4嘴的确定384
9.4.5主程序的其他一些代码387
第10章车牌识别技术396
10.1系统简介396
10.1.1车牌定位技术综述397
10.1.2车牌字符识别技术综述398
10.2车牌图像定位与分割算法398
10.2.1车牌图像的特点及识别难点399
10.2.2边缘提取算法400
10.2.3hough变换提取直线408
10.2.4车牌检测的要点412
10.2.5算法流程413
10.3车牌字符的识别414
10.3.1二值化415
10.3.2倾斜度的校正415
10.3.3大小归一化416
10.3.4匹配识别字符416
第11章印章识别418
11.1伪印章的制作及人工防伪技术418
11.1.1常用伪造印章的方法及其特征418
11.1.2真假印章印文的检验420
11.2自动印章识别系统的设计421
11.2.1预处理421
11.2.2特征的提取421
11.3算法实现422
第12章图像的纹理分析方法426
12.1纹理分析概念426
12.2空间灰度层共现矩阵427
12.3纹理能量测量429
12.4纹理的结构分析方法和纹理梯度431
12.4.1纹理的结构分析方法431
12.4.2纹理梯度432
12.5遥感图像的纹理分析432
12.5.1云类的自动识别432
12.5.2台风的自动识别434
12.6细胞图像的彩色纹理分析436
12.6.1纹理的彩色分布特征描述436
12.6.2纹理彩色特征437
12.6.3细胞图像处理438
12.7visualc应用实例438
12.7.1灰度共现矩阵类439
12.7.2几个响应函数446
参考文献449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