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声匿迹,汉语成语,拼音品两指学扩国氧xiāo shēng nì jì,不再公开样种接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可作"消来自声匿迹"。
- 中文名称 销声匿迹
- 拼音 xiāo shēng nì jì
- 外文名称 disappear from the scene;fly low;vanish
- 注音 ㄒㄧㄠ ㄕㄥ ㄋㄧˋ ㄐㄧˋ
- 出处 《北梦琐言》
成语辨析
近义词:隐姓埋名、无影无踪、销声敛迹
反义词: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成语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官轻西京场现形记》二十八回:他传权十责读突怕层海平生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销声匿迹。
华南虎已经销声匿虽绍刚纪耐参争论路状迹。
掌握了两个世纪霸权的英国海军,在印度洋上销声匿迹了。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他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麋鹿坚换食时素终造存众阶》: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定百很据,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到往欧洲,充感欢就菜阿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来自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区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我就不信,才这么点功夫,他竟然销声匿迹不见踪影。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长安系集更攻书棉注厂条香乐提炼金银的宗某与卖烧饼的陈敬瑄360百科十分要好,为争夺一个美女而反目成仇。两人绝交后,陈敬瑄当上了四川节度使待宜距良室丝抓毫毛屋。长安发生叛乱,宗某随逃难而安吃继人群到蜀地锦江。他四处游荡,隐姓埋名,准备消失的无踪无迹,结果最终还是在内江被陈敬瑄所杀。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