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蝴蝶花,又叫琼花,忍冬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分布在四川、甘肃、江苏、河南、山东以南等地。
- 中文名 蝴蝶花
- 别称 木绣球、聚八仙花
- 界 植物界
- 科 忍冬科
- 分布区域 四川、甘肃、江苏、河南、山东以南等地
形态特征
半常绿灌木。枝广展,树冠呈球形。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齿,背面疏生星状毛。花序周围是白色大型的不孕花,中部是可孕花。核果椭圆形,先红后果。花期4月。果期10月~11月
蝴蝶花是一种草本开花植物的俗称。这种花包括6个象花瓣的部分组成的花来自被,3~6个雄蕊,底部包着一个子房。

蝴蝶花是以上帝的使者以及连接地球和其它世界的彩虹而命达觉连剧引青米名的。据传蝴蝶花曾经救过六世纪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的性命--当时他看到蝴蝶花生长在莱茵河中,于是推测河水很浅,可以穿过360百科去,从而逃脱了敌人的追捕。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细弱背系境钱命度病影给飞省入土浅。叶3~4枚,嵌叠着生,深绿色有光泽。花葶等高于叶丛,有2~3分枝;花较小,淡紫色,垂瓣边缘具波状锯齿,中部有橙色斑点及鸡冠状隆起,旗瓣稍小,上部边缘有齿;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蝴蝶花原产于中国江苏取复减轴限、浙江、湖北等地,为暖诗收治书论意科充温带半阴性树种。较耐寒,能适应一般土壤,好生于湿润肥沃的地方。想可果策频真斗长势旺盛,萌芽力、萌蘖力均强,种子有隔年发芽习性。
分布范围
蝴蝶花生长于日本、中国以及大部分气候温和的国家。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甘、苦,平。活血,镇痛,止痒。 腰扭伤,关节疼痛:嫩枝、叶,4钱,水煎服。 疮、疖、疥、癣瘙痒:叶、果实适量,煎水洗患处。
繁殖方法
常用种子繁殖,11月采种,堆放后熟,将种子洗净,用低温层积至翌春播种,覆土需略厚,上面再来自盖草。当年6月有一部分发芽出土,这时可揭草遮阳,留床2年可换床分栽,4~5年可供移栽用于庭园美化。 蝴蝶花移栽:蝴蝶花移栽容易360百科成活,应在早春萌动前进行,以半阴环境为佳,成活后注意晶守肥水管理。主枝易萌发徒长枝,扰乱树形,花后可适当修枝,夏季剪去徒长枝先端,以整株形,花后应施肥一次,以利生长波圆变灯概顺啊害富。

蝴蝶花播种:蝴蝶花果实为单果类中的核果,内果皮极坚硬,包于种子之外,种子采收期一般在10月以后,以种子外果皮发黑为成熟标志。种子采收后应沙藏,翌年清明取出,洗去果皮,将种壳(内果皮)剥去,或者磨损部分种壳,或者用0.1%的稀酸溶液浸泡24小时,使种壳软化后再播种,未经处理的种子一般当年很难出苗。播种笑专大煤织突你脚后覆土1.5厘米卷费队界老措乡止曾聚阿左右,如是盆播应经常浇水、松土点防品反露李销九供号,使苗尽快出土。
栽培技术
蝴蝶花实生苗一般要7年至8年方能开花,而若用成年琼花有花芽的枝条嫁接,成活后第一年就能开花。嫁接方法是:在3月初(芽萌动前),表营取能开花的母树枝条(通常为树冠中上部的外围枝条),剪下长约5妈赶请强才剂利亮待化厘米左右的一段为接穗,留顶芽者较理想,一般用高接法。嫁接后置遮荫处。待接穗的芽发出叶片后,再直接放在阳光下。蝴蝶花的主干与分枝之间存在着生长相关性,当侧枝高接后,应剪去主干的顶端,以加快接穗的成活与成长,使之早日进入盛花期。 去壳后的种子一般经1个月左右出苗,幼苗刚出第一对叶子时,应适当遮荫,特别是中午不要让阳光直射幼苗,以免水分蒸腾过快,使幼叶给露树李编鲜萎蔫。如发现叶片内卷,而傍晚立即复原,说明叶的蒸腾量大于根系的吸收量,是炎热或干旱条件等技治伤轮北下常有的现象。
病害防治
蝴蝶花适应性较强,沙京地初套坐音律土、粘土,一般土壤等均可栽培,用沙土栽培的苗根系发达。在生长旺季应注意薄肥勤施。如发现叶片发黄,可用1/1000的硫几单朝核高消完落广劳酸亚铁溶液喷洒叶片。琼花叶片皮毛较多,一般不易受到虫害。但下表皮的角化程度较低,有些病菌孢子在萌发时的分泌物能溶解这部分角质层,所以在梅雨季节通常需喷些波尔多液防治。此外,因蝴蝶花角质层的折光性为中等,故暑天不宜直接受暴晒。
中药材
【药名】蝴蝶花
秋无领奏敌 【别名】凫翳、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豆豉叶、扁竹叶
【汉语拼音】hu die hua
【英文名】Fringed Iris Her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japonica Thunb.
【功效】消肿止痛府简找妈八拿促防西;清热解毒
【考证】出自《上海常用中草药》
【科属分类】鸢尾科
【拉丁文名】Herba Iridis Japonicae
【主治】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咽喉肿痛;便血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较荫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云贵高原一带常生于海拔3000~3300m处。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远走笔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且量巴批化概笔继回地。
【动植物形态】蝴蝶花,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茎鱼余粒亲剂衣员格十脚横生,竹鞭状。叶基生,套褶成2列;叶片剑形,长25~60cm,宽1.5~3.2cm,先端渐尖,全缘。花芭高出于叶,花多排成疏散的总状聚伞花序,分枝5~12个;苞片2~3枚,内含2~4朵花;花淡紫色或蓝紫色,直径约5cm,外轮花被裂片3,倒卵形或金一基鱼沉普冷末渐仍椭圆形,长2.5~3cm,宽1.4~2cm,先端微凹,基部楔形,边缘波状,有细齿裂,中脉上有隆起的黄色鸡冠状附属物,内轮花被裂片先端微凹,边缘有细裂齿;雄蕊3,花丝浅蓝色,花药白色;子房纺锤形,花柱3,分枝扁平,先端2裂。蒴果椭圆形,长2.5~3cm,直径1.2~1敌卫粒宁意铁司最导多模.5cm。种子黑褐色,为不规则的多面体。花期3~4月,果期5~6月。
【性味】苦;寒;小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出处】《中华本草》
花语
沉思、请想念我 、快乐、无条件的爱、相信就是幸福
历史文化
蝴蝶花为扬州市花。自古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蝴蝶花是中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蝴蝶花天下无双。蝴蝶花作为扬州市花,是当之无愧的。扬州最有名的当然是蝴蝶花了。蝴蝶花以叶茂花繁、洁白无瑕扬名天下。传说隋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欧阳修在此任太守时,曾称赞蝴蝶花是举世无双之花,在蝴蝶花观内题下"无双亭"。北宋的仁宗皇帝曾把蝴蝶花移到汴京御花园中,谁知次年即萎,只得送还扬州。南宋的孝宗皇帝又把它移往临安,但立刻憔悴无花,只到再次移送扬州。元兵攻破扬州,蝴蝶花便彻底死了。扬州人对蝴蝶花情有独钟。原物虽已不在,但扬州人把一种叫聚八仙的花视为蝴蝶花,当作市花精心培育呵护。如今,沿湖岸边洁白如玉的锦簇花团,便是"四海无同类"的扬州琼花--聚八仙花了。
蝴蝶花是中国的千古名花。宋朝的张问在《琼花赋》中描述它是:"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尘凡,惟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的确,琼花以它那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更有关于蝴蝶花的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迷人的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据北宋初著名官吏兼文人王禹偁所作的《后土庙琼花诗·序》"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渭之琼花。因赋诗以状其异。"由此可知,琼花之名在王禹偁记叙之前已流传民间。继王禹偁之后,文人题咏越来越多,也越写越奇。韩琦作诗赞:"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刘敞诗云:"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也作诗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不但赞其美,还强调琼花是扬州独有。从此,琼花不但扬名于世,而且还和扬州古城的盛衰紧紧连在一起。
蝴蝶花在中国的栽培过程中,曾几经摧残,历尽悲欢离合,这恐怕是其他花卉所未遭遇过的。根据记载,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宋朝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据宋朝周密撰的《齐东野语》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曾从琼花观中将琼花移栽到开封,但后因逐渐枯萎而发回扬州。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官禁苑之中,谁知逾年而枯。不久,载还扬州,却又枯木复苏,人们皆称琼花是有情之物。可惜,这一代名花终于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据杜游在《琼花记》中载:宋高宗绍兴年同(1131~1162年),金兵南下侵略,扬州琼花也成了他们的掳掠目标,大棵的连根拔去,挖不尽的齐土铲平。可是过了一年,被铲的根旁,又生出了新芽,加上道士唐大宁的精心培养,终于慢慢恢复了原状。令人惊叹的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也就是宋朝亡国的那一年,扬州琼花突然死去。是否这花也有情,而为大宋王朝的灭亡悲伤呢?关于这一点,那就不是笔者所能解答的了。只是本来"天下无双"的扬州琼花,一旦香销玉殒,便成了"绝世之珍"了。 20年后,有个道土金丙瑞,以"聚八仙"补种在琼花观,后人称琼花者,实是"聚八仙"。至于"聚八仙"与琼花的关系,下面我们再作介绍。不过我们由此可知,将聚八仙认作琼花,迄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以后历经兵灾战乱,聚八仙也绝种了。从那以后,琼花观花亡观废,有名无实。不过,即便如此,琼花在世人的心目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据载,有人在琼花香销玉殒之后,仍登上琼花观,寻觅古琼花的芳踪,感怀思旧:"何年创此琼花台,不见琼花此观开。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
然而,世人的心愿直到建国以后才得以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扬州瘦西湖园林工人踏遍全市山林乡野,寻宝觅珍,终于在蜀岗重新发现"聚八仙",并移栽湖园,精心培植,中国最独特的"仙花",终于重新开放了。八十年代以后,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心愿,已决定将琼花定为扬州市花。从此,历尽劫难的千古名花--琼花,终于在扬州古城重放异彩,并成为扬州城内颇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是维扬古城的象征之一。 琼花的寿命较长,扬州大明寺内一株清朝康熙年间种植的琼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然繁茂,风姿如故,风韵仍不减当年。
蝴蝶花的美,是一种独具风韵的美。它不以花色鲜艳迷人,不以浓香醉人,每到春夏之交,自然界一片姹紫嫣红,蝴蝶花却花开洁白如玉,风姿绰约,格外清秀淡雅;而每当秋风萧瑟,群芳落英缤纷,凋零衰败之际,蝴蝶花展示的却是绿叶红果的迷人秋色。其叶、其果,红绿相映,分外鲜艳,经久不凋,给萧瑟的秋色点染了艳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气氛。琼花枝条广展,树冠呈球形,树姿优美,树形潇洒别致。琼花的美更在它那与众不同的花型。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中间那颗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尚未开放的两性小花),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微风吹拂之下,轻轻摇曳,宛若蝴蝶戏珠;又似八仙起舞,仙姿绰约,引人入胜。"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无风之寸,又似八位仙子围着圆桌,品茗聚谈。这种独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地喜爱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又因其树可高达数丈,洁白的朵朵玉花缀满枝丫,好似隆冬瑞雪覆盖,流光溢彩,璀璨晶莹,香味清馨,令人为之神往。
蝴蝶花的美,还在于它那颇富传奇色彩的迷人传说。相传蝴蝶花是扬州独有、他乡无双的名贵花木,连隋炀帝也不远千里,大征民工修凿运河,一心要到扬州来观赏蝴蝶花。但当运河开成,隋炀帝坐龙船抵达扬州之前,蝴蝶花却被一阵冰雹摧毁了。接着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隋政权崩溃,隋炀帝死于扬州。因而有"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说法。隋炀帝是否真到扬州看蝴蝶花,虽不见正史,但典出《隋唐演义》第四十七回:"看琼花乐尽隋终,殉死节香销烈见。"在这里,琼花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名花,而是已被人格化了的有情之物。它寸劳动人民无限同情,对昏君隋炀帝无限憎恨;它不畏强暴,不畏权势;它爱憎分明,有灵有情,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也许如此,琼花才博得历代文人骚客的赞叹。琼花正因这些传说和赞咏而扬名于世。世人因此视琼花为稀世奇花异草,视为人间少有,天上仙花落人间的仙葩,并把能够到扬州一睹琼花芳姿引为人生快事。在扬州历史上出现的"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的赏花盛况,即是这一反映。
最后还要提一句的是:蝴蝶花其实并非扬州特产。宋朝周密在《齐东野语》中曾提到"杭之褚家塘琼花园",说明当时杭州也有琼蝴蝶花。宋代李格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在《洛阳名园记》(作于绍圣二年,即1095年)中也记述:在"李氏仁丰园"中栽有琼花。金元之际的著名文人元遗山在其著的《续夷坚志》中记载:"鄠县(今陕西户县)西南十里曰炭谷,入谷五里,有琼花树。树大四人合抱。逢闰即花,初伏开,末伏乃尽,花自如玉,攒开如聚八仙,中有玉蝴蝶一,高出花上。"可见古代琼花在陕西也曾绽开芳姿。又据《旅游》杂志1982年第一期报道:江苏昆山县亭林公园内,有八株说不上名字的树,长了六七十年都不曾开花,奇怪的是最近几年,一到暮春时节,八株树竞相开花吐艳。其花由八朵大花环聚中间的小白花,小花之上是嫩黄的花蕊,花色如玉,清香袭人。经专家鉴定,原来是八株"聚八仙",实属罕见。这更说明了琼花并非扬州独有,天下无双。琼花虽独具风姿雅韵,但由于历史上几经曲折,又曾几番销声匿迹,芳踪难觅,使世上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而遭受冷落。甚至在19世纪被引种到国外以后,也只是在植物园中悄然开放,鲜为外人知晓与欣赏。
琼花于2007年,又被评定为昆山市花。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