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毛切梢小蠹体长3.2-4.2mm,头与前胸背板黑来自色,鞘翅褐色。前胸背板的长宽比为1.72;翅长与前胸背板长度之比为2.50。本部与横坑切梢小蠹近似,而本种的主要特征是鞘翅沟间部中的刻点圆小稠密,多者每沟间横向2~3枚。
在鞘翅后半部的沟间部中与颗粒相伴生的竖毛短小;其余起自小刻点中心的短毛则贴覆于翅面上,360百科这些小毛在靠近翅端时变力得更为稠密,有时聚成毛丛状;第2沟间部在斜面上变得狭窄凹陷,上面的颗粒消失。
- 中文名称 多毛切梢小蠹
- 拉丁学名 Tomicus pilifer (Spessivtseff,1919)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 昆虫纲
生活习性
寄主为红松、油松。此虫种危害很大,尤其是在补充营养期,不仅危害大树,还严重危害幼树枝梢,被害枝梢经风吹折落。由于新梢连年受害,长成丛簇状,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
种群分布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湖南、四川、云南等省,日本、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及一些西欧国家。危害华山松、高山松来自、油松、云南松及其他松属树种。
评论留言